。
苏惠兰却不曾答辩,只是早有一帮她的老战友,徐珑月的粉丝团写了足足三十万字的长文替她出头,虽然文章狗屁不通,但是要记住一点,一个人如果要和一百个人辩论一百天,其结果无论如何,最终还是你输。
只是四百年不出人才的太乙派终于出了一个天才,就太乙掌教的说法苏惠兰就是“四百年一出的天才”,一时间天下道门都知道太乙派终于出人才了,替听雨轩出了一个免费的身外化身。
按照乐观的估计,苏惠兰已得徐珑月的七分神韵,两个人只有站在一起才能分得清,而悲观的估计,也认为苏惠兰有了珑月的三分神韵。
对于徐珑月来说,苏惠兰的出现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有些应酬她不想去的时候,那么苏惠兰就会替她到会,苏惠兰身上的每一点光彩,都会集结在徐珑月的身上,而苏惠兰点点滴滴的失误,人们却只记在苏惠兰的名字上。
只是大伙儿很快发现苏惠兰的好处,与高高在上的珑月仙子不同,请苏惠兰提剑论道要容易得多也方便得多,付出的代价也小得多。
珑月结交的是帝王将相,苏惠兰却游走于民间,两个人一般神韵,一样气质,苏惠兰也会提三尺剑,讲德经,论黄老,清唱道曲,所学一样都不比珑月少。
所以对于郑勇锋这种乡下土财主,苏惠兰是最好的选择。
他亲上太白山,和太乙派的诸位长老谈心半月,又花费天大的本钱,才请来这位苏惠兰仙子来当压轴戏。
别小看人家,珑月仙子登高一呼,就能在长安召集一两个军的浪荡子替她去死,苏惠兰的影响力也不小,她喊上一声,至少拉来一个幢的门阀子弟。
珑月仙子在圣上面前说句话,便能让许多三品、四品的官员鸡飞狗跳,苏惠兰在那些高官面前说句话,也能叫一帮五品、六品的官员到处求爷爷告奶奶。
如果不是郑家花了血本,她不会到这么一个乡下地方来了。
她毕竟是天上的仙子。
她的能耐出乎郑勇锋的意料,只要她瞄上一眼,被她注视着的人群就会安静下来,她轻轻走出一步,就会吸引全场的目光。
从显露的气势来看,郑勇锋自认不是苏仙子的对手,这些不中用的家伙连自己都打不过,更不是苏仙子的对手了。
这才是仙子的风范啊!与凡人是不能比的!程展又有一种淡淡的悲哀,这个女道士即便是仙子,也只能活在徐珑月的影子里。
但这时候他终于看到徐珑月的真容。
他很想收回自己刚才的说法。
天啊!居然有这么风华绝代的女子,穿着这么普通的道服,却让人觉得她无处不好看,她身上总洋溢一种清静无为的气质!绝了!沈知慧轻轻地拧了程展一下,程展却好久才反应过来。
这个苏惠兰身上总带着一种玄之又玄的气息,她的美丽与别人不同,似乎是与这天地溶合在一起了。
她已经如此美丽了,那么作为本体的徐珑月又会美得如何惊心动魄?程展想象不出来,他轻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可惜了!”她的表现再怎么优秀,终究还是徐珑月的影子而已,这是旁人难以体会的悲哀。
人们也已经明白这个女道士不是徐珑月,而是苏惠兰,但丝毫不能阻止他们的狂热。
他们高声喊叫道徐珑月的名字,苏惠兰恬静的一笑,又让全场冷静下来:“诸位竟陵道友,惠兰今天是第一次来到竟陵,不知道诸位道友是否知道珑月最出名的绝技是什么?”“当然是唱曲儿了!”徐珑月最出名不是她的道学成就,不是她的书画,也不是她的剑法,而是她的曲儿。
“今天就献上珑月仙子的一曲新词,还望各位道友雅正!”她轻轻击节,泉水的声音已经流了出来:“我一寸芳心谁与共,七条琴弦谁知音……”这曲子当真是说不出的细腻婉转,音色柔和甜润,直听得众人都痴了好半天,甚至连林雷天这个不懂曲乐的人都觉得沉醉于此。
程展却又是一声轻叹。
恐怕对于苏惠兰来说,这是繁华中的寂寞吧,当繁华到了极致的时候,或许也是她最寂寞的时候。
沈知慧也高兴程展能不受苏惠兰的诱惑。
她轻轻地咬住程展的耳朵道:“不过是道门双仙子的一个影子而已,有什么了不起的!”程展轻声道:“夫人,你真美!恐怕就是珑月仙子亲至,也不如你的美!”沈知慧越发欢喜起来,她轻声骂道:“小坏蛋!就是你嘴巴就甜,知慧就等你能让为妻动心的一刻了!”她话里自有情意,程展岂能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