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年孤剑沧海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54(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断去四肢,被丢在花园内,园中洒满了鲜血,府中到处充满了恐怖。

    李侍郎及夫人眉毛以上,变做光秃秃的——贼人好大的胆子,竟在粉壁题字,清风帮封隆,字上又加印一个血掌,更使人吃惊寒颤。

    人们纷纷谈论着,谈虎色变中露出喜容,因为李侍郎为富不仁,拢断诉讼。

    忙坏了太原府的狗腿子,捕快头闪刀手孙鹤不时在李府上进出,急得满头大汗,贱人手脚做得十分干净,一分蛛丝马迹都未曾留下。

    当地捕快们不少是清风派门下,孙鹤明知不是清风帮封隆所为,可是谁也不能指出是另一人干的,不免暗暗叫苦。

    此刻,俞云正在去灵石途中,挥鞭快马飞驰,不至未正,便已赶到黄庄,将马匹寄存农家,依照三绝怪乞孟仲轲所绘图形入山。

    从黄庄登山,周围数十里山势绵亘,雄伟峻拔,太岳山脉就数这一段最称崎岖峻险,太岳之所谓太岳,就是比五岳更为雄奇,其实而论,险峻则有之,雄奥则未必也。

    俞云展开身形;用出绝顶轻功,一路攀山涉岭飞驰,天气剧变,彤云密布;北风狂啸着,鹅毛片的雪,飞舞漫天,他一踏上崖顶,蓦见对峰上有几条身影连晃,一眼瞧出那些人轻功步法,即知都是绝艺在身,俞云心头纳罕,前面一伙为何在这穷山不毛蔬岭驰奔,难道他们也知宝昙禅师的事么?他这一起疑后,双肩一振,人已飞出五丈开外,接二进三的窜:下拔上,已离前面一伙人,仅剩六七丈远;俞云一接近,立刻看出那共有七人,其中赫然有红旗帮主八臂金刚宇文雷在内,俞云暗暗称奇。

    然而,前面七人都是身负绝艺的武林健者,宇文雷及另一位黑须黑发老者,已发觉身后有异,转哼一声,两人同时身形前窜之势,变为倒跃,嗖喇连声的衣袖带风,人已往回扑,突然而来的动作,快得有逾闪电,在别人是无法挡得住这迅速的扑击,不过,俞云机警非常,身法更高出七人不知多少,在两人未全翻身前,早自躬腰一挫,往左侧石笋间隐去。

    这山峰石笋林立,高出人形二尺,俞云在石笋间游窜,反越过宇文雷七人前头了。

    再说宇文雷及黑须老者一翻扑落地,见来路上静荡荡的,连虫豸都没有,何况是人?当时同怔了怔,面面相觑着,又苦笑了笑,谁也不能丢下这块脸,闷在心头,续往前奔驰。

    俞云现时在未明白他们来此目的前,可不想招惹他们,展开绝世轻功,一掠就是七八丈,眨眨眼。

    就把宇文雷等丢在身后老远,满头雪花飞飘,刺骨逆风扑面,不然还更快些。

    一个时辰过去,俞云可有点触眼惊心,却因途中就发现了两三拨人,看样子,彼此都不是一路,但都似有为而来,究竟为了何事,还是—个疑问,难道为了宝昙禅师洞门的佛门真经么?除此之外,能有什么如此吸引这些人?俞云心内虽是这么想,然而却下了一个否定,,因为据三绝怪乞孟仲轲说,宝昙禅师自入洞后,五年来除了天外三尊者外,别无一人经过,所以他认为这几拨人是另有所为而来,事不关心,且自由他,是以,一路往前凌虚飞腾。

    宝昙掸师隐藏的奇峰,离俞云现在的距离,不过两三座岭头,俞云正待掠下峰顶,突见左侧三四十丈外有人影跳跃着;间杂着金铁交鸣声,一个念头掠心而过,俞云就往左闪去,一走近前,即见有两个人在漫天飞雪中拚死苦斗,俞云傍身在一块山石上凝神观望,那两人都在聚精会神打着,竟没有发现五六丈外的俞云。

    只见—个人黄须五旬老者,怪目棱棱,持着一支奇形剑飞舞、奇招屡屡凸出,另一人是个白净脸膛年岁约二十四五的英俊少年,满面悲愤之容,右手垂着不动,使的左手剑,剑招精奇绝伦,然而可有点气浮不纯,有时凌厉无比,有时却见衰弱,俞云看了,心内有点不解,忖道:「这少年剑招的确是名家所授,似乎出自昆仑门下,但看他「金燕三旋」招术威猛之极,却何以似有力不从心之象?」留神察看之下不禁恍然,原来这少年与黄须老者初交手时,因猝不及防被老者点上了穴道,幸发觉得快,自行闭上穴道,免得全身不能动弹,但是被老者抢攻之下,真气未能调匀,发生岔气现象,所以少年出剑时强时弱,即是此故。

    那少年约莫十余招后,已是面红耳赤,喉间发出浓浊痰声,显然真气岔得更凶。

    黄须老者见那少年已是强弩之末,一支剑较前更为凌厉,口中连连怪笑,神情得意之色,那少年眉头紧皱,牙关咬得紧紧的,似有说不出的痛苦,随地星目圆睁,左手剑又起,但见之字剑浪惊天盖地而来,将黄须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