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流小电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风流小电农第37部分阅读(第4/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本带息分五年还清,这样老百姓也不吃亏,咱也能喘口气,缓解一下资金压力。”

    张秀英点点头道:“你的点子非常好,没想到你的小脑瓜挺聪明的,购买厂子的资金解决了,藕合鸡生产线的资金从哪里来?”

    “群众集资款解决了,咱别的事就好办了,至于建生产线的资金,我们可以以罐头厂作为抵押,申请银行贷款,土地加厂房设备一起抵押,起码能贷给咱七八十万吧,建两条生产线都足够了。”

    张秀英挑了挑眉毛道:“方法非常不错,资金的问题解决了,这三十人的工作岗位怎么安排?”

    正文 第164章 不谋而合(求收藏啦)

    (    “咱生产藕合鸡需要工厂,可以安排一些年轻人在工厂里工作,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的,可以安排在养殖场或者饭庄,搞搞卫生,打打下手,摘菜洗菜等,别说三十个岗位,就算六十个岗位咱也能安排下,你看怎么样?”

    张秀英脸上露出欣赏的笑容,用力点点头道:“肖海啊,我对你刮目相看了,你越来越聪明,不再是那个愣头愣脑的小电工了。

    被人夸心里非常美,特别是被聪明的张秀英夸,那比大热天吃了冰震西瓜还要爽:“秀英啊,我还是那个小电工,还拿电工的工资呢。”

    张秀英轻捶了肖海一下,笑道:“那罐头厂怎么设计?”

    “把所有厂房都扒了,一期建两条藕合鸡生产线,一条生产,一知备用,打开销路了再扩大生产,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

    “这你就错了。”张秀英摇了摇头。

    “我错了,怎么错了?”肖海吃了一惊。买来厂子就是建藕合鸡的,拆罐头厂的设备怎么会错。

    “你等我一下,我一会回来。”张秀英推门下了车,快步跑进院子。

    肖海吸了一口气,这大长腿长的,平常人需要十八步,她十一二步就没影了,下次跟秀英交流的时候要仔细看一看,到底是大腿长还是小腿长,还是上下腿都长。

    不一会儿,张秀英又甩着大长腿跑了回来,手里拿着一堆材料。

    “肖海你看,这是我几天前对罐头厂进行的考查和研究,应该说比你弄得详细得多。”

    张秀英把材料一一打开,指给肖海看。

    果然,材料中有一张图纸,虽然只是草图,但也画得工工整整,像打印机打出来的一般。

    图纸显示,藕合鸡的生产线放在了厂子的西北侧,占据了厂房约五分之一的面积,而原来的罐头生产区一动也没有动,仍然标注的是罐头厂生产车间。

    看过之后肖海抖了抖眉毛:“秀英,你的意思是,我们还要生产罐头?”

    张秀英一笑道:“是的,灌头厂虽然倒闭了,厂子遭到了破坏,但生产设备的主要零部件还在,只要我们维修一下,投不了多少钱就能达到生产的要求。”

    “秀英啊,生产罐头想法很好,我们这里瓜果梨桃什么都有,生产罐头不缺原料。但是,罐头厂刚刚倒闭,我们就接手制造罐头,这叫什么来着,顶风作案,不对不对,叫知难不退,赔钱的风险很大呀。”

    张秀英摆摆手道:“你说错了,风险非常的小。”

    “风险小?不会吧,风险小罐头厂还倒闭了?”肖海很纳闷。

    张秀英掰着手指道:“那是因为是镇zhèng fu经营,所以才倒闭。你放眼看看吧,只要是国有经营的东西,基本上没有赚钱的。并不是经营不赚钱,而是架不住管理人员手长嘴馋。贪污先放在一旁不说,光是吃就能把一个厂子吃黄了。咱肖各庄镇的罐头还是挺有名的,口感味道都没有的说,市场前景很广阔,市场上的名声也非常好。如果盘下这家厂子,投入十几万元就能获得一条近百万元的灌头生产线,我们在产品包装及品质上再下点功夫,这是一条不次于藕合鸡的生财之路!”

    肖海一听这话很是激动,热血有点倍看,小心肝有点颤动,一把抓住张秀英的小白手:“秀英,还是你想法多脑子灵,如果按我的想法,厂房设备一拆就卖破烂了,那将造成重大的资源浪费。对了秀英,你怎么就知道去考查罐头厂呢,咱两这叫什么来着,心有灵犀不点就通啊。”

    张秀英呵呵一笑道:“想琢磨事就得多思考,多观察,生产藕合鸡的厂房建在农村不合适,建在县城也不合适,只有镇zhèng fu所在地最适合,我就想到了倒闭的罐头厂。”

    “既然我们不谋而合,一会儿我就去镇zhèng fu找王书记,商谈一下买断事宜

-->>(第4/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