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追赃特勤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追赃特勤队第31部分阅读(第2/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近年来随着一些单位‘专业xg质’的提高有一些变化,但骨子里并没有多少改变。

    对于自卫军军衔的问题,望东城有自己的解释,那就是:商人和平时位居高位的人,平时应酬多,事务多,没有太多的时间参加预备役军事训练,也没时间参加军官士官课程的进修,所以一旦编入预备役,按照其本人的能力,自然难以堪当大任,而那些从事一般工作的,空闲时间较多,所以参加训练的时间也多,也能更多的参加军官和士官课程,一旦投入预备役,军衔官阶自然就高了。当然了,如因斯莱克这种人,一旦战事结束,自卫军解散,他既可以放下身段重新回去做他的护工,过平静的生活,也可以利用在战争中获得的声誉进入政坛,全看他自己怎选。但无论怎么选,上校司令官可没有咱们国家的那种行政级别似的东西,更不会跟着他走。这可能也是某些政体能一直充满活力,而不至于僵化的原因之一吧。

    因斯莱克上校和金丽作为双方首脑人物,都坐长桌的上首,亦歌是贴身护卫和翻译,坐在金丽的下手,并且紧挨着冯楠,近侍莎尔娜则站在金丽的身后侧边一点,其余的位子上就都是望东城自卫军的军官了。

    简单寒暄完毕,因斯莱克上校开始亲自向大家通报最新的军情,他首先展示的是一张航空照片,照片是由望东城航空俱乐部提供的,现在其部分成员和装备已经编入自卫军特别航空队。

    照片上是一片长方形的物体,明显是人工建筑。但是在沼泽地里平白出现这么大一块人工建筑,实在是令人惊奇。

    “这是我们最新获取的照片,我们勇敢的飞行员原本想在飞近一些,但是他们受到了火力驱逐,看来福特纳军zhengfu不想让我们看到太多。”因斯莱克上校不乏幽默地介绍着。

    冯楠听了这介绍,心里却忽然咯噔一下,因为根据以往的情报,望东城和自卫军是一直对军zhengfu的称呼是‘叛军’,今天却改成了军zhengfu,而且这话是出自自卫军司令官之口,不免让人感到有些诧异。

    冯楠不懂希伯来语,全靠亦歌在一旁翻译,所以冯楠随即从桌上拿了张便签,在上面写着:这个上校以前就一直称呼叛军为军zhengfu吗?写完后在后面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推到了亦歌面前。

    正文 第三十五集 我们是盟军(上)

    亦歌看了冯楠推过来的纸条,苦笑了一下,在上面画了一个哭脸又推了回来,冯楠一看,顿时明白了其中的含义,盟军之间的链接开始松动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因斯莱克上校继续介绍着最新的军情,他又展示了几张照片,大多是航空照片,虽然经过技术处理,但还是比较模糊。

    “综合其他情报……”因斯莱克上校说:“我们有把握认定,这个人工物体其实是由改装的海运集装箱搭建的水上平台,只是目前尚未完工,什么时候能完工我们也无法预计,因为这种搭建法很类似于模块化的建筑方法,理论上可以无限的扩建,在得到进一步的情报之前,我们无法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他说着,让一名女xg中尉给大家发放资料,冯楠也拿到了一份,却是希伯来语的,除了照片,其他的基本看不懂,于是亦歌在一旁给他轻声的读,原来情报包括:数周前叛军挖泥船在改地区作业的情报;叛军在邻国进口运送海运集装箱的情报。

    冯楠对这些情报并不十分在意,但有一则情报引起了冯楠的关注,那是福特纳军zhengfu的一条避难立法。

    这条立法非常诡异,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福特纳军zhengfu一直采用各种手段挑起周边国家的内乱和种族仇杀,却同时颁布避难法案,这两条国策之间看似很矛盾,但通过几条详细的条款和应用细则看,他其实是利用避难立法无偿的引进各种人才,在这一点上,金丽公主无疑不但又落后了一步。按说这条情报看似和那个人工建筑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可能是自卫军情报部门认为福特纳军zhengfu并无科技实力建造这种人工建筑,所以才把避难法案也当做相应的情报放进来的吧。

    看完情报,因斯莱克上校请大家发表意见,所有的军官都畅所yu言,各抒己见,但主要分成两大类,一类认为这个人工平台的位置与狼嘴炮台之间的距离刚好是122毫米榴弹炮的最大she程,所以从战术上讲,如果福特纳军zhengfu在把平台变成了炮兵阵地,那么狼嘴炮台正处于他的火力范围之内,且当下自卫军并没有有效的还击手段;另一类认为此地的作用应该类似于补给仓库或者驳船,目的是对东南方集结的军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