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如今想想心中依旧有愧。
想到了这里,黄斌暗暗对自己说道:我必须暗中助这李然一臂之力,使他顺利接替班长,去参加长跑比赛。
李然一听王健出口骂自己是后门儿生,心中恼火,本来看他就不顺眼,现在又当众骂自己,于是怒目瞪向了王健。
王健暗想,这里我的人多。我用言语激怒你,使你火冒三丈的扑上来。到那个时候,我们群起而攻之,再打你个血葫芦。只要是你李然先扑上来,我们就站理。即使是校方怪罪,我们也是一群人承担,不像是你,当儿一个。
王健握紧了双拳,怒目瞪着李然,心里正盘算着,用什么言语可以刺激李然向自己扑来,忽然听见后面一个声音,低声的说道:“他长跑不行,去了等于自取其辱,也没办法帮班长拿到名次。”
王健回过头儿来一看,黄斌一双小眼珠子,正盯着自己,瞳孔里泛出了坏坏光芒,嘴角儿也是不怀好意的向上翘起,冲着自己偷偷坏乐。
王健暗想:黄斌说的有道理,李然虽然勇猛,但那都是双臂的力量,去长跑,那不是哗众取宠吗。再说事已至此,再找班长的麻烦,已经不大可能,哪怕众人把这李然臭揍一顿,也于事无补。只能是能巧成拙。
想到了这里,王健默默向后退了几步,低头不做声了。
这个时候,体育委员急急忙忙的扒着人群,挤了进来,嘴里喊着:“班长,班长,快长跑。”
班长站在那里,默不做声儿。
众同学用手指着李然向体育委员说道:“他替班长参加长跑比赛了。”
体育委员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看了一眼班长。班长站在原地,一语不发。时间紧迫,也来不及多想了,体育委员一边拉住了李然的胳膊,一边向人群外挤,一边着急着说着:“快,快和我先去领号,换衣服。”
正文 第六十一章 :野游
王健做梦也没有想到,李然长跑比赛跑了个倒数第二,回来后大家反到是像迎接英雄似得,迎接他。更让王健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比赛后李然在班里的名声也不可和以前同日而语了。王健常常义愤填膺的对韩松说:“这都是怎么一个世道,没拿到名次的李然,不但没有遭到大家的攻击,反倒是成了英雄?”
李然参加长跑比赛后,同学们对他的反应,到是都在黄斌的意料当中。
人们有的时候重视的其实并不是成绩和结果,你做了什么事情,没做什么事情,是非好坏,都被公众看的一清二楚。人们大多追求美的东西,舆论也大多会追捧美的东西。黄斌当时和班长两个人的争斗,大家都看的清楚,表面看起来好像是一场辩论,但实际上如同两头巨兽在争斗。哪怕是为了集体的利益,谁冲上前去劝架都有可能被巨兽无意中伤害,大家都怕自己落得个身败名裂,所以没有人敢上前调停。这个时候李然的勇猛和作为,使得大家对这个人,人品的欣赏已经远远的超出了对比赛成绩的期待。
王健做起事来,常常近乎痴、癫、狂。做人准则,也一向是标榜: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他哪里懂得道德对舆论的影响。
《道德经》一书中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人类社会中衡量事物的标准大多是以道德为准绳,而不是以成败衡量。大伙儿认为李然为了集体的利益,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甘愿自己冒风险。这就是为什么李然长跑比赛跑了个倒数第二,反倒受到了大家追捧的原因。
阳春三月,风光无限好。
这个周末下午,韩三儿坐在李然的写字台前手里捧着本围棋棋谱,听着录音机里小虎队演唱的《青苹果乐园》。
阿飞则是磨着韩三儿,不要在屋子里闷着,这么好的天气,应该出去走走。
李然小学时候生活的农村,距离县城并不是很远。骑车也就两三个小时的路程,上一周李然刚刚自己一个人骑车去那里看过奶奶。
李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骑车回老家看奶奶。不单单是因为奶奶那里有自己童年的回忆,更主要的是李然喜欢县城通往奶奶家的那条路。
县城和李然的奶奶家由一条清澈的河流连接。河宽几十米,河水清澈的可以看见水里的鱼。河堤两岸绿树成荫。
如果你一个人骑车从县城沿着河到李然童年的故乡,看见的是千姿百态的风光,河水蜿蜒流淌
-->>(第1/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