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作被晒成健康的古铜色,站在被夕阳映照的通红的江水里,整个人看起来就像一尊旷世的雕塑。
至少此刻在秀秀的眼里,齐南就象一座完美的糅合了大卫、思想者、恺撒等所有雕像内蕴之美之震撼的绝世之作。秀秀站在江边的一块巨石后,望着江水里那副让自己心跳如小鹿乱撞的景象,心神皆失。自从那天赶集回来后,秀秀就发现齐大哥有点变了,虽然和大家还是有说有笑,但是当他一个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候,那眼底的忧郁和迷茫仿佛肆虐的山洪般将他淹没。每当这个时候秀秀都觉得自己的心好难过,这个时候的齐大哥就像是个无助的孩子,自己忍不住想把他抱在怀里好好安慰他。他那带着点忧郁,带着点迷茫的深邃的眼神让自己没有办法不沉醉其中,就算是个致命的漩涡也义无反顾地投身下去。
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女不多情。湘女多情天下皆知。秀秀自然也不能身免。
这日又到了山江苗寨赶集的日子,这在苗族的生活里是很重要的日子。从那次赶集后田大叔不再约束秀秀出去,所以今天秀秀又是一番盛装,高兴的像个百灵鸟叽叽喳喳个不停。田大叔望向她的眼神尽是一片宠溺。
又来到这个没有多大变化的集市上,田大叔依然是让齐南带着秀秀闲逛,他独自去忙活他的事情去了。正行走间,一阵不大的歌声传来,齐南凝神听去,原来是一群苗族的年轻人在镇边的公路旁对歌。
苗族有语言而无文字,苗歌在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阅世千古而日益发展。苗家人人爱唱歌,每逢“四月八”、“六月六”、“赶集”等喜庆吉日,各山寨的歌朋歌友,男女青年从四面八方赶向歌场,对歌、盘歌、教歌、听歌。以歌交友,以歌传情。苗歌分格律体和自由体两种,每组歌都有个引子称“起莎”,苗歌讲究韵律和声调协调,语言储蓄精炼,旋律优美动人。尤其苗族情歌善于抒发感情,内容丰富,给人以强的艺术感染力。
很久以来,苗族两年皆为自由恋爱,父母一般不干涉。苗族男女恋爱多在赶场或喜庆节日相会,又称为“赶边边场”。苗族青年在恋爱中,喜爱结成小群体,以能歌善言者与群体之首。群体经常性活动是练唱情歌,学讲情话。因为一旦“幽会”对输了歌,就会遭对方“冷眼”。每逢赶集或重大节日,他们就来到场中或场边游弋,一旦相中理想的异性,男方就千方百计打探对方何寨何姓氏(苗族有同姓不婚,姨婊不婚的族规),待散场后便追赶在女群体后用挑逗性的歌声进行试探,若女方友好答歌则尾直至约好相会日期。为了赢得对方的信任和尊重,双方群体不断通过在墟场院和节日中相会,尽力用歌声倾吐对对方的爱慕之情并借此将自己的知识、才能、技术和品格充分表达出来。充分交往之后群体逐渐转化为一对对的恋人,对对情侣在月光下轻歌抒情,在绿树丛中依偎亲热……通过密切交往,造就新婚家庭的雏形。
秀秀激动的拉着齐南的手就小跑过去,看样子她也是期待已久。齐南苦笑一声,陪秀秀一起走过去。
第七章 打伤人了
看到齐南和秀秀的走近,对歌的一群男女也暂时停下,满是好奇的打量他们二人。突然人群里一个年轻的女孩用苗语大声招呼。定睛一看,原来是和秀秀同一个寨子里的女孩,齐南也是认识的,只不过不是很熟。秀秀和她却是极熟,关系类似于古代所说的手帕之交。秀秀如花丛间的蝴蝶般轻巧地跑过去,浑身上下的银饰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奔跑间的身姿煞是好看。
齐南不会苗语,又不好意思混进那群对歌的年轻男人中间,只好坐在离他们不远的石凳上,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些“赶边边场”的的男女。
秀秀站在一群打扮的如花般招展的苗女里面,虽然大多数苗女也都是眉似弯月,眼含秋波、笑靥迷人的美女,但是秀秀的光芒就如那午间的太阳一样让人炫目。将周围苗女的光彩完全压了下去。
众人搞不清齐南和秀秀的关系,看到齐南又是独自坐在一旁,都是一脸疑惑的表情,气氛也就没有刚才那么热烈。齐南怕自己影响到他们,站起身来,无视秀秀一脸的哀怨,往前面的集市走过去,反正秀秀和好姐妹在一起,料想也不会出什么叉子。
齐南抬头环视一周,这次却是没有看到外地来旅游的人,看到田大叔就在不远处一个地摊前询问着什么,齐南慢慢走过去。听着田大叔用苗语和卖东西的大婶叽里咕噜说个不停,看情形似乎是在砍价之类的。
正听的起劲,一阵不大的喧哗声却从年轻男女“赶边边场”的地方传来,齐南凝神望去,眼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