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先生还记得吗?黄教授在出场时所讲述的认知失调理论。”
记者立刻想起了:“就是黄教授对学生们讲了一个美国邪教预言了世界末日,但到期并没有实现,信徒不但没有幡然醒悟,反而更加坚定了信念,认为是自己的虔诚感动了上帝,所以改变了世界末日到来的悲惨结局的例子吗?”
金恩和点头:“您说的没错。其实我也看过大家的评论,感觉大家似乎对结局有一点误解。电影最后并没有说,那个屠夫就是凶手啊~”
记者很惊奇:“金恩和xi是说,其实那个屠夫不是凶手?可是证据不是都指向他了吗?”
金恩和笑容狡黠:“您在看前半段的时候,难道没有跟着黄教授的思路,认定钟浩的父亲就是凶手吗?”
记者惊呆:Σ(°△°|||)︴
李圭满笑着接过话题:“屠夫是不是凶手并不重要,否则到了那里影片就可以结局了。实际上不管是最后姜真没有如几年前那样,坚持认定屠夫是凶手;还是最后钟浩妈妈揭露事实真相:当初钟浩妈妈只是不相信孩子已经死去,希望引起警察重视怕他们放弃寻找孩子们,所以才故意骗警察那个孩子的声音是她的儿子。都是在传递一个主题:绞尽脑汁证明自己信仰的合理性,不惜扭曲现实和常识,是根植于我们每个人人性中的弱点。”
“其实,姜真最后看着屠夫丢下一句‘你有证据吗’扬长而去后的绝望,我认为并不仅仅是无力制裁凶手的绝望。”金恩和补充道,“我更愿意理解为,她在那一刻幡然醒悟,发现自己此时已经跟当年的黄教授一样,被自己认定的念头主导。她认为自己证据确凿,但那就真的证据确凿了吗?其实这个屠夫跟当年被怀疑的钟浩父母有什么区别呢?”
记者感觉豁然开朗:“所以,我们在嘲笑黄教授偏执的时候,其实自己也在犯着同样的错误吗?导演先生所想表达的,竟然是这样的……”
李圭满点头:“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说,金恩和xi能加入这部电影是我的幸运。要想准确理解这一点,并恰当地表演出来是非常难的。但是金恩和xi完成地比我想象中还好,甚至还帮忙修正了一些剧情上的偏差。”
金恩和马上谦虚地表示:“您太过誉了。其实我在进剧组的时候,也没有理解到这一点。只是在拍摄的时候,刚好那段时间发生了一些事情,身边有人的经历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认知失调理论。意识到原来人是真的可以为了维持自己相信的事情,对摆在眼前的事实都视而不见的。而不仅仅只是剧本上几句冰冷的台词。所以才有了一些感悟,并把这些感悟反映到了表演中。”
记者微妙地看了金恩和一眼:这话意有所指地简直不能更明显了啊金影后!果然业内传说金影后放话和jyj势不两立是真的啊!
不过记者在圈内见多识广了,心里腹诽归腹诽,面上是一点都没露出来。继续愉快地采访。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觉得无论如何也应该尝试提一下如今的热门话题。当然他也没有太过分,只是简单地提了一句:“金恩和xi这还是从柏林回来后,第一次接受采访吧?这次在柏林有什么关于电影的感悟吗?”
并没有指望金恩和会回答什么。但金恩和没有像记者预想的那样,刻意地避开这个问题,非常坦荡地回答了:“我知道大家都在关注什么。之前拒绝了媒体的采访也不是故意摆架子或者吊胃口制造神秘感。可能是因为我一直以来说话都比较直爽,所以大家会觉得我是不是太张扬了。这次确实是冲动之下的举动,当时我就是想告诉大家,我如果真的想张扬是有很多机会。不过事后我也有反省自己。”
金恩和笑:“其实,只要做了公众人物,就要受得了外界的挑剔和误解不是吗?用语言为自己辩解,不如用实际的行动去证明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而实际上,跟外界的猜测的蹭热度蹭红毯啊不同,我这次去柏林,就是去学习世界电影基金的优秀经验的。我一直觉得,大家应该多把目光放在我们本国自己的电影事业上,而不要盲目崇拜欧美。这也是我成立电影基金的初衷。所以,请大家好好的看着我,看未来的几年我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电影吧。我相信那时,大家会给我一个公平的评价~”
直到这个采访公诸于世,金恩和从jyp正式声明起的步步为营才算完成了最后一击。
先是用合照震慑,让大家产生“原来金恩和有这么多可以用来夸耀自己的资本却从来不说,直到这次被逼急了才拿出来的”的感觉。看似跟以往如出一辙的高调,其实在高调中埋下了低调的伏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