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直气壮的说出来,还说的那般难听。
洛音的母亲,曾经是整个华月最为有名的花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亚于大家闺秀,名噪一时引得不少达官贵人为她撑腰捧场。
作为一个风尘女子,最好的结局莫过于两种:一种是趁着年轻攒够了赎身的银钱,然后脱离奴籍成为良家子,将来做个小本生意安稳度日;另一种则是嫁入豪门为妾,将来生个一儿半女,母凭子贵倒也能获得一片安生。
可是洛音的母亲两种路都没有选。她心气极高,看不上那些只注意容貌的世家子弟,也看不惯那些道貌岸然自以为是的年轻学子;她所待的秦楼楚馆将她视为台柱也是百依百顺。就在这样一个不知前路何方的日子,那个女子却毫无一点征兆的,和人私奔了。
这个消息当时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让人茶余饭后多了许多的谈资。但是这个风头还没有过去,关于这个女子,又有了新的消息传出来。
才不过一年多的光景,她又失魂落魄的回到了自己之前所待的那家青楼,还挺着一个即将临盆的肚子。那老板娘心好,见她以前让他们赚了不少银钱,也就收留了她,没过多久就生下一个女婴,那就是后来的摄政王洛音大人了。
洛音的母亲从未说过那个抛弃她们母女的男子是谁,大家也就当她是爱错了人那种负心汉不值一提,于是让她从新安定了下来,重操旧业抚养那个女孩,教那个女孩读画,完全当做是大家闺秀在培养。只是她在生下洛音的时候伤了身体,再加上这些年的心事忧虑,还是早早的就去了。
洛音那时年幼,但是已经可以看出长大是个如何倾惑众生的面貌,所以早早的就在那家秦楼楚馆挂了牌,名声也逐渐打响了起来。洛音一过十二,就有不少有钱人家想要将她买走,更有些豪富的公子,更是一掷千金想要求得洛音初夜。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个孩子的运气竟然能好成这样。
有一日一个看上去就有些器宇不凡的男子走进了那家青楼,观看了洛音的一场表演,然后皱着眉头去见了洛音一次,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