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能科技巨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8章:人体唤醒复苏(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三天后。

    海岸线大学,冬眠项目实验室。

    此时此刻,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大群记者各种面孔,男男女女守候在此,都是来自国内外的媒体记者。

    现在整个大学都在关注生命科学学院,大家都在热议今天的话题便是张欣莲女士的复苏实验,今天无疑是具备历史意义的一天。

    三天的时间传播,张欣莲女士已经在全世界彻底的出名了,她的名字已经登上了全世界各大媒体的报纸或文章中,甚至已经有媒体把她称之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冷冻冬眠唤醒者”。

    蹲在现场的记者们恨不得进入实验室内部去,可惜,他们只能止步于生命科学科学院,实验室是无法进去了。

    ……

    “我要求的,把操作手册倒背如流,尤其是紧急手册,并且严格按照手册进行操作。这一次不再是细胞、动物体,而是真正的人体,而杨女士可是在生前选择冬眠,在此之前即便她患有绝症,也依然能继续生活一年,所以,我想不需要再过多赘述了。”

    实验室里,奥伦·德雷克对着他的团队成员们反复强调,“复苏”实验团队成员总共7人,加上奥伦·德雷克教授也就是8个人,其中只有两个是外国面孔。

    团队成员里的年轻华夏人无疑给德雷克教授很大的改观,都说华夏人实验不行,但他们都很优秀。

    “ok……都过来,我们重新梳理一遍接下来的唤醒操作以及各自负责的环节顺序。”德雷克教授旋即把众人召集围在一起,调出全息操作面板。

    教授很淡定,但内心依然振奋不已,不仅仅是二十多年的夙愿就要实现了,一旦对杨女士的唤醒复苏成功了意味着人类终于达到了低温医学领域的终极目标——低温冻存。

    而德雷克教授无疑成为了这个领域绝对的权威,不仅如此,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是板上钉钉的了,当然这份奖项肯定不是他独享,而是会与叶华共同分享这份荣誉。

    那将意味着,叶华可能在今年同时拿下物理学奖和生理学或医学奖,必然会创造诺奖历史。

    实际上,诺奖机构现在也派人盯着这次实验消息的结果。

    说句实话,有些人得诺奖是得奖者的荣幸,而把诺奖发给叶华绝对是诺奖的荣幸,诺奖机构恨不得给他发个大满贯,因为,一般能够连续拿诺奖的人,已经不在乎了,何况叶华还是当代世界首富。

    现在的整个学术界都无比的振奋人心,科学家们前所未有的。

    听到这么一说,杨俊明等人安心了不少,眼前这些活生生的场景对他们而言仿佛就是在看科幻片一样,过了一会儿,透明玻璃上的雾气逐渐消失,很快便又能清晰的看到里面的场景了。

    紧接着便是虚传场发生器开始运作。

    杨俊明等人此刻的内心很不平静,既期待又是忐忑万分。

    终于,他们看到了几名工作人员将冷冻舱推入隔离场,进入了静滞室。唤醒复苏团队成员都穿着特质保温服,和宇航服有点类似。

    “教授,内层隔离已经全封闭。”

    “回温吧。”

    末了,内层隔离静滞室的温度从零下196摄氏度回归到正常温度,德雷克教授和团队成员们纷纷卸下保温服,一名团队成员将一根导管与冷冻舱的一处接口对接,确认无误便开始将里面的液氮全部抽离出来。

    “打开吧!”

    几分钟后,液氮尽数抽离,德雷克教授沉声说道。

    另外两名研究员点点头,旋即打开了液氮罐,液氮罐打开的瞬间,一层浓郁的冰冷白雾冒出来,在场的教授及其团队成员下意识的感觉周遭的空气传来一阵冰凉。

    片刻过后,白雾逐渐被稀释,德勒克教授和众人低头望去,一位女性静静的躺在了冷冻舱里,她除了面部因为脱水原因显得有些瘦之外,皮肤、颜色和光泽度与冬眠之前没有任何的变化。

    而她停止生命活动已经六七年之久了。

    “开始吧。”德勒克教授果断说道。

    几名研究员立马小心翼翼的把冬眠状态的张欣莲女士从冷冻舱里转移出来,团队成员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操作经验,在第一个实验体黑猩猩“培里”被唤醒复苏成功之后,冬眠项目先后多次对“培里”以及其它的动物进行了休眠冻存和唤醒复苏的实验。

    现在操作起来已经极为娴熟,加上德雷克教授的严谨把关,确保这次唤醒复苏万无一失。

    一名研究员取来了数带血包,导流、数据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