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小农民到市委书记:艳色官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章:不是吹牛(1更)(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7章:不是吹牛(1更)

    “一个项目的运作,资金是最基本的。但在国内运作项目的资金来源途径,不一定都是从腰包里掏。谁能够一下子拿出几千万、几个亿?只要先筹集到启动资金,接下来可以融资、民间借贷、银行借款,这些都有专业的人来运作。”谢丽解释说,“但开始的启动资金,却是要准备的,总不能几千块钱来做一个项目,车费都不够。”

    “姐,先得准备多少?你说一个大体数,我回去才好跟德望叔商议。”

    “金旺,这个项目你准备让村里做,还是自己做?”

    “有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大了。”谢丽说,“村里企业和私人企业,收益的对象完全不同。我建议,这种企业还是自己搞,运作起来才能保证做到我们商定的来实现。集体企业一开始创业时,可能会做好,发展起来后,利益分配上必然有他的缺陷,给企业发展的阻力不是一般的小。有可能让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就此没落了。”

    “我来做?”金旺看着谢丽,摇摇头,“肯定做不好。”

    “金旺,丽丽的意思也不是要你亲自上阵,但一开始肯定要做不少工作。比如说跟肖氏之间怎么商量她才肯帮你,村里的人力资源也要你来发动招集。”

    “是。”谢丽说,“你办一个公司但不要站在前台,在后面指挥就可以了。何况,你还是乡秘书,这个公司将是你在乡秘书期间招商引资的成绩,对你考公务员会有不小帮助的。公司做大了,甚至县里会给出特殊编制,直接解决你的工作问题。”

    想来也是,君平县这样的经济状况,要是谁能够招商到几千万的投资项目,为县里解决不少的人力利用,又给县里带来数目不小的税收,更重要的是帮县里领导在政绩上有重要一笔,县里自然不会吝啬一个工作指标。当然,公务员还是要经过考试制度的,但县里也会有对应的对策。

    “现在我一无所有,没有资金也没有人,怎么做得了。”金旺苦笑。

    “这个问题总会解决。”谢丽说,“目前有几个方面你必须要做好的,一是要得到肖氏肯出来帮忙,至少在开始阶段要得到她的技术指导。今后公司设计出各种式样来,但基础还是以肖氏的技艺为底子。这个技术总监,你一定要说服好。第二你要得到村里人的认可,老布鞋的主基调是手工制作,这一点不能脱离。当然,今后可研制一些机械来代替人力,比如纳鞋底。沾鞋底、切整齐等,都能够用机制来完成,这样会让一双鞋制作的时间缩短两三倍。但人工依旧是主体,不仅要招收人工,还要对人工进行培训,做鞋时进行程序化作,也能提高工效。

    再一个,厂址定在何处,县里或镇上有哪些优惠条件,都必须先确定。”

    “我看,厂址放在村里肯定不行,产品运输会增加成本。放在县里,人工会不会好招?”刘老师说。

    “放在镇上比较恰当,那些婆娘在厂里做工还能够兼顾家里,她们才安心来做。”金旺说。

    “这样吧,第一期建厂放在镇上可行,但要做好把长建在市里开发区的规划。人力和技术上,只要肖氏肯做技术总监,今后完全可培养自己的熟练工人,也要多招年轻女工,她们的潜力更大。也更适合公司壮大发展。金旺,肖氏的工作应该不难吧,”县里见金旺点头,继续说,“请肖氏先设计出几种式样,公司的前期运作上,也要先做市场调查,筛选出最适合的式样。老布鞋的主要消费群体是针对中老年人,让肖氏明白这一群体对她设计式样也更明确。当然,针对女子的式样,要走高端化,越洋气、越有韵味,才更适合人们的审美。要不然,等市里这边开始运作,请肖氏到市里来一起讨论这个式样设计的问题。”

    “好。”金旺只有满口答应下来,才是他唯一可做的事。

    说得起劲,见谢爷爷从门外进来,见三个人在家里,说,“丽丽,不是说下午带金旺看看市里吗。”

    “爷爷,我们在说要金旺在镇上开办一家专做布鞋的公司,将村里的人力和技术转换成价值资源,这不是比逛街更有意思?”谢丽说。

    谢爷爷很有兴趣走过来,“哦,说说看?”三个人讨论差不多,谢丽把两双布鞋给爷爷看,说这种布鞋在镇上卖最多一百元,但放到京城或其他大都市精品货柜上,肯定可买到五千元,做这样一个公司出来,有什么不好?

    “好好好,这个想法好。老布鞋这个名字也很好。”谢老说,“金旺,放心去做,据我了解,老人们都喜欢穿这种布鞋,我会在省里帮你们宣传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