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子嫡孙(科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60(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做得太过?

    他以为自己会语带嘲讽,而说出口的话却异常平静。

    他问:“第一是谁?”

    风清看着谢珝没有半分生气的模样,却不知为何觉得心里更是惴惴了些,闻声后想了好一会儿,才道:“是一个叫秦维明的。”

    见谢珝不说话,又补了一句:“据说是个寒门子弟……”

    谢珝面色未变,过了半晌便冲风清颔了颔首,令他下去了。

    风清退下去之后不久,门房上的小厮就带了人过来,是太子殿下身边的熟面孔,言及太子邀他下晌去京郊的马场,顾延龄也去。

    既是太子相邀,谢珝自是答应下来。

    他待在盛京这两年,同太子的关系又重新密切了起来,加上顾延龄同沈行舟在,他们几人仿佛又回到了当初伴读的时候。

    太子这些年的为人处事相当有进益,同他们相处也不端着储君的架子,还时常替他们考虑,十分好相处,说是妥帖也不为过。

    像今日这个邀约,也是从好友的方向发出的。

    谢珝在乡试前就从长辈处得知,皇帝跟太后打算为太子选正妃,也因此,这些日子里,盛京里从各处而来的妙龄女子也多了起来。

    就连八大家中,皇帝也点到了,让他们送女入京。

    乍一听,这跟选秀也没什么区别,但事实上,就算是皇帝也不能随意地把八大家的女儿们当挑菜一样挑,最后的结果还需要双方达成一致。

    毕竟就算世家如今已经在开国皇帝,以及后来几位皇帝的强压下进行了改造,从一方豪强转变为亦需要科举入仕的门第,势力虽然变小了许多,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皇权想要彻底压制住他们,暂且还行不通。

    因而有些世家女子入京,也就是来凑个热闹,对太子妃的位置并无兴趣。

    不过有些人没有,有些人就有,毕竟人各有志,世家的打算也各不一样。

    想到这些,谢珝不由得陷入沉思,难道太子是想让自己跟顾延龄陪他选人吗?

    虽说如今男女大防并不严格,但这种牵扯太多的事情,他们这种外人还是别发表意见得好。

    顾延龄如今也成长了许多,回头自己跟他把道理讲一讲,他应当就明白了。

    ===============

    八月份,桂子飘香的时节,天气已经不热了,外出骑马确实是个不错的消遣活动。

    乔氏在得知乡试成绩之后,原本还想着怎么能让儿子想开些,不料太子就发了邀约,心觉正好,给谢珝挑了件儿蓝色骑装就把他推出了家门。

    谢珝也是心下无奈,母亲近来越发喜欢让他穿这类鲜亮的衣裳了。

    也幸好这两年他又窜高了不少,倒也还衬得住。

    ……

    等谢珝骑着翻羽到京郊马场的时候,太子还未到,顾延龄却已经在里头等着他了。

    见谢珝策马过来,他先是谨慎地端详了一番谢珝的脸色,并未发现什么异常之后,才放下心来,顿时开口骂道:“老崔也忒不是个东西了!”

    谢珝听了就轻笑了一声,出言打断了顾延龄的控诉,“大好的天气,换个话题吧,谈什么老崔。”

    要说这件事儿在谢珝心里已经过去了,这是不可能的,他还憋着气儿想夺了会试的会元和殿试的状元呢,也好让他崔阁老看看,就算他没了解元,崔知著也别想连中六元。

    不过他此时不想再谈这件事也是真的。

    毕竟打嘴炮并没有什么卵用。

    他话音落下,顾延龄就叹了口气,开口道:“行吧,你怎么高兴怎么来。”

    说到这儿又语气惆怅地说:“怎么行舟才走了半年,我就又不习惯了呢。”

    沈行舟在半年前又去了阳城。

    听到沈行舟的名字,谢珝不由沉默了一瞬,眸中闪过不明的情绪。

    阿琯在去年便由祖母和母亲做主定了亲,定下的是琅琊王氏的二房嫡子王珩之,婚期在明年。

    谢珝虽是谢府的嫡长孙,是阿琯的亲哥哥,但在她的婚事上,其实并没有话语权,这个人选是祖母和母亲定的,琅琊王氏也是大族,家风清正。

    王珩之此人,随亲眷来下定时谢珝也见到了,学问出色,品貌亦是不凡。

    似乎不管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比沈行舟要强得多。

    ☆、先闻声

    五十五、先闻声

    另一头的琅琊,王氏二房府里。

    院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