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晓劝她与其回到家乡中,不如将父母接过来,一来帝都医疗条件好,二来也能让他们远离伤心地。
还有一点顾晓晓没说,阿秋被拐卖的事儿,在当地应该已经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她若是回去的话,生活免不了被舆论所打扰。
无论那些人怀着恶意的还是善意的窥探,对阿秋和父母来说,都是二次伤害。
换一个城市,迎接崭新的开始,顾晓晓相信阿秋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立足。
阿秋听取了顾晓晓的建议,她来自小城市,自然知道小城市里的情况。在那里,以她的经历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父母为了找她卖了房子,阿秋想为他们再买一栋房子,只有在帝都这种地方才能有机会。她在努力的学习英语和计算机,虽然专业上的知识忘得差不多了,但这两项技能足以让她傍身。
阿秋更相信顾晓晓的眼光和技术,她亲眼见证她从一穷二白到日进数千,她是她这辈子遇到的最大的贵人。
现在顾晓晓的公司刚起步,正是需要人的时候,阿秋想力所能及的帮她一把,在综合考虑下,留在帝都成了最好的选择。
再次拨打出那串熟悉的号码时,阿秋心中组织着语言,该如何劝父母来帝都。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了,在她心目中,父母还是她印象中安土重迁的父母。
这次接电话的除了阿秋的母亲,还有她的父亲,两个年过半百的人激动的泣不成声。
阿秋努力稳住情绪,在向父母说明现在情况的同时,忐忑的邀请他们来帝都,并且表示自己现在正在一家公司上班,他们可以先来帮忙做家政,
这是顾晓晓的主意,大部分父母都怕拖累孩子,尤其像童秋父母这样的。在经过了几年的分离之后,他们丢了工作没了房子,对女儿心存亏欠,恐怕很难接受来到北京接受女儿的照顾。
但换个说法,让他们来照顾童秋,二老为了女儿会有义不容辞之感。
不是顾晓晓套路两位老人,只是她不希望童秋和父母好不容易相聚,一家三口又陷入困境之中。
阿秋依着顾晓晓的建议,向父母提出了让他们来帝都之事,两人答应的十分爽快,她的母亲提出先来帝都,父亲在家中将租来的房子还有其他东西简单处理一下。
这让阿秋有些意外,她不知道的是,这几年父母为了找她早就习惯了
挂了电话后,阿秋心情十分振奋,顾晓晓已经开始在网上找起了附近合适的房子,考虑换房子或者再租一个让阿秋父母住。
毕竟,两代人许多思想不一样,他们要是看到顾晓晓和阿秋每天废寝忘食的编程开发游戏,恐怕很难理解,还会劝她们注意身体。
这份关心本身自然是好意,但对顾晓晓和阿秋来说,也算是对工作无形的干扰。
阿秋自从精神恢复正常之后,学习能力显著提高,父母来帝都的事儿,她自己操办,安排十分妥当,没出一点儿纰漏。
由于顾晓晓现在拿的还是黑户身份证,为了避免被识破或者引起其它纠纷后,现在基本收的都是现金。
她跟阿秋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又给她提前预支了工资。阿秋一直在拒绝,不过顾晓晓坚持要公事公办,她这才接受。
阿秋不愚也不笨,怎么会不知道这是顾晓晓为了照顾她,又怕她心中有负担,特地这样做的。
心中极度挂念女儿的阿秋父母,先后赶到了帝都,见到了他们以为这辈子都可能见不到的女儿。
母女相见泪水涟涟,顾晓晓将空间留给了二人,自己在屋里继续开发她的新游戏。
不是顾晓晓冷血,只是相比在一旁感动一起流泪,她想做的是如何让更多的人不流泪,避免更多人成为明玉成为阿秋。
有的事情,本来不该发生的。无论黑暗有多深沉,只要光明来到,一切都会变好。
顾晓晓想做那束光,想要尽全力,照亮那些正义无法抵达的世界,即使不能成为太阳,至少要变成灯塔,给那些绝望中的人一线希望。
阿秋的父亲,在她母亲抵达帝都三天后赶来,之前阿秋和母亲暂时住在一个屋子,等阿秋父亲来时,顾晓晓已经租好了房子。
钱和方便,在大部分时间是划着等号的,顾晓晓将之前借明玉的钱,打到了父母的账户上,同时告诉了明玉。
明玉再三推辞,但顾晓晓态度更加坚定,不知是不是她太过敏感,她总觉得明玉情绪似乎不如刚回家时那样乐观。
但顾晓晓问明玉时,她又总是笑嘻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