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道官途:妇产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六章(第5/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索,逮捕了死者的男朋友。因为目击者描述的那个人的外貌和死者的男朋友很相似。

    在法庭上,犯罪嫌疑人的律师很有把握的为他辩护,并询问了目击者:“年轻人,案发当时你是偶然在窗子旁看到了这个凶手,是吗?”

    “是的,因为对面的窗子是透明的,而且那天晚上她的窗帘又是半掩的,所以我才能从二十米外清楚的看见凶手的脸。”目击证人回答道。

    这时,律师很肯定的说:“审判长,这位年轻人所说的都是谎话,也就是犯了伪证罪。以我的判断,他的嫌疑最大,因为他在行凶后,才把被害人家里的窗帘拉开逃走的。还给警方提供假口供,企图掩盖自己的罪行。”

    结果,经过调查后证明了律师的推断是正确的,冯市长,你知道律师是怎样推断的吗?

    我开始思索。

    卢局长说道:“二十米以外的地方可以看见这个人长胡子的样子吗?眼镜也能够看得那么清楚?”

    江队长说道:“视力好的话应该是可以的。而这位目击证人的视力恰恰是视力最好的那一类人。”

    我脑子里面顿时一闪念,随即就问江队长道:“你刚才讲的这个案子是发生在冬季?而且还是下雪天?”

    江队长惊讶了一下,随即朝我微笑着点头道:“是的。冯市长,你想到答案了?”

    我笑道:“这里面有一个物理学的现象。可是那位目击证人遗漏了这一点。”

    这时候方强即刻就说道:“我知道了。冯市长,你的反应比我这个职业警察还快。惭愧。”

    卢局长和政法委书记都莫名其妙地在看着我们,“怎么回事?冯市长,你解释一下啊。”

    我笑着说道:“在冬季的话,屋子里面的高温会和外边的寒冷形成气温上的反差,玻璃上就会起雾,所以从外边根本就不可能看清楚里面的情况。其实这是卢局长前面的话提醒了我。”

    在座唯一的女性,那位苏警官顿时就惊讶地道:“这样啊。我怎么一点都没有想到呢?”

    江队长笑着说:“逻辑推理是需要非常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而现实中我们接触到的案子往往比刚才所说的那个案子复杂得多。”

    随即江队长讲了几个他曾经办过的案子,从他讲述的那些案子中我感觉到了一点:犯罪嫌疑人往往是因为忽略了某个细节所以才被识破的。

    其实官场上的很多事情也是这样,很可能会因为一些细节而决定了某个人事业的成败。比如:对领导的称呼,送礼的技巧,发言的缓急,排序的先后,以及对领导的意图揣摩,下属的点到为止,言辞的含而不露等等,这些细节其实就是官场的生存法则,就是官场的政治智慧,就是官场的博大精深。

    三位省厅的刑侦专家刚刚吃完饭就回去了,因为江队长接到了一个电话说省城那边发生了一起凶杀案。

    警察的辛苦我真切地感受到了。

    我亲自送他们上了车。在和方强握手道别的时候我真挚地对他说了一句:“注意安全,这比什么都重要。”

    他握住我的手顿时就紧了几下,“谢谢。”

    我知道,自己对他的那种愧疚将永远难以消除掉了。

    回到住处后我洗了个澡,然后早早地上了床。我忽然感觉自己真的很累。其实如果仅仅是从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来看,虽然事情较多但是却大多是一些事务性的工作,这并不能造成我感到如此劳累的因素。

    我知道,我感到累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自己在等待,等待上江市那一场暴风骤雨的到来。

    我永远记得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一场大暴雨。那是我大三暑假的时候独自一个人乘船沿长江而下的时候。

    那时候的我虽然内向,但是心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还是有的。年轻时候的人可能大多都有那样的**。于是在我大三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独自一人去旅游。

    那场大暴雨来临前已有先兆。清晨时分,太阳刚一露脸,即被黑云遮蔽。天气异常闷热。空气湿度很大。到处充斥着水分:各个船舱墙壁在返潮;盥洗室里的那面镜子蒙着一层细密的水珠;衣服穿上身是潮济济的,觉得很难受;当我向对岸望去,由于能见度欠佳,堤岸犹如在雾气中,一片模糊;连堤岸下的那些柳树,也模糊得变成了灰黑一片,我只能从江水那微弱的反光中,才能分辨出堤岸和江水的分界线在哪里。

    下午三点钟的时候,天空变成瓦灰颜色,远处隐约传来轰隆隆的雷鸣声,虽然微弱、沉闷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