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过她告诉我说,先把情况了解清楚,这是她必须坚持的原则。所以,我觉得她的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她摇头,“不行。我不想去见你那位朋友。其实这件事情很简单,如果你的那位警察朋友真的愿意帮我的话,她直接去找这个人就可以了,她是警察,这对对方很有威慑力的。这样的话就完全可以阻止对方继续来敲诈我了。”
我摇头道:“问题是,我们得替我的那位警察朋友考虑啊。你想想,假如她手上没有醉基本的证据的话,那个人万一反咬她一口的话怎么办?你应该知道,对一个赌徒来讲,他可是什么事情都可能做得出来的。”
她犹豫了一会儿,随后才说道:“我手上有那个人敲诈我的证据。他今天又给我发了短信。冯笑,我可以把这个人的短信转发给你,然后你给你的那位警察朋友看看就是。而且警方完全可以通过这个人的电话号码去****查到他敲诈我的那些信息。犯罪的人总是心虚的,他不敢对警察那样。冯笑,我真的不想去见你的那位朋友,我毕竟是一县之长,这样会让我很难堪的。”
我觉得她说的也有些道理,随即就说道:“那好吧,明天我再去给我那警察朋友讲一下。那么,你现在告诉我吧,那个敲诈你的人是谁?他是干什么工作的?家住在什么地方?”
她即刻地就把那个人的情况告诉了我。我听了后不禁苦笑,“吴双,这样的一个人,你怎么会和她旧情复燃呢?”
她苦笑着摇头道:“人的感情怎么说得清楚呢?毕竟他是我的第一个男人啊。当时我们是真心相爱的,那样的感情这一辈子就那么一次,从此后就再也找不到那样的感觉了。冯笑,你也有过初恋的,是吧?所以你应该理解我才是。”
我顿时默然。她的话说到了根本上——确实,初恋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包括我也一样,至今都无法忘记自己曾经对赵梦蕾的那一份感情。
台湾歌手刘若英有一首歌叫《后来》,它俘获了很多人的心理。在这首歌中,刘若英用她感性的嗓音缓缓地诉说了一个关于初恋的故事。即使有些女性的初恋并非如想象中好,当初的另一半也并非如此地优秀,但是初恋就像一个永远抹不掉的回忆,让人想忘记也难以忘记。
当一个人告别了天真无邪的童年时代,便进入了青春期。青春期的显著特征就是性意识的萌动以及对异性产生神秘、向往和爱慕的心理。在这个时间段的青年男女之间的悄悄爱意,比较单纯、简单,处在一种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空灵境界,对他们来说,爱情还是有距离的“远方客人”。
神秘的距离感对于进入青春期的男女来说,无疑便是一种隐性的阻止。这个时候,如果再有家人或者是师长的显性干涉,就更容易在激起他们的抗拒心理。而这种奇妙的距离体验,在以后的生活中却难以再次感受得到。这是初恋难忘的第一个原因。
青年男女到了青春期,一般都会为自己虚构一个“梦中情人”,创造一个抽象的理想对象,都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择偶的“模型”。这个模型可能是很具体的,有时是以一个真实的人为模特,有时是把几个人凑在一起。并且,都会按照这个“完美的异性模型”,在生活中去寻觅、在人群中去探索。不知不觉,终于有那么一天,那个朝思暮想的时刻到来了,从茫茫人海中发现了一张似曾相识的面孔,你会情不自禁地惊叹:“好面熟啊!”眼前的她(他)同自己心目中的审美理想发生了奇妙的吻合。初恋便是异**由抽象的意识转变为现实的开始。
但初恋往往又是无果而终,记忆中的那个人,便成为一个他人永远也无法取代的人了,甚至变成了与他人比较的一个标准。而这个人并非是最初的那个真实的人,但却是被我们自己偶像化的一个标准。
此外,初恋难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一个心理学名词叫“契可尼效应”。西方心理学家契可尼做了许多有趣的试验,发现一般人对已完成了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目标的事情却总是记忆犹新。这种现象被称为“契可尼效应”。
这种心理现象可以举出许多。例如,一个人在数学考试中要答一百题,其中九十九道题都完成得很好,就是剩下的那一道题给难住了,没完成,未得出答案。这时候下课铃响了,当他交卷后走出考场,与同学们对答案,那九十九道题都有正确的结果,而那未完成的一题,同学告诉了你答案。
从此以后,那未完成的一题被你深刻而长久地记住了,而那九十九道题却往往会被抛到九霄云外。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