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举反面教材全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126(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卷宗也写的马马虎虎、糊弄了事,萧景铎几次都被他们气得头疼。

    主簿等人被骂的不敢抬头,一个人鼓足了勇气说:“可是萧县丞,我们县以前就是这样的啊!”

    “对啊。”萧景铎端起茶盏呷了口水,异常平静地说,“所以以前的案子,全部核查重审。”

    “啊……”议事堂里顿时一片哀嚎。

    新来的萧县丞要重审陈年旧案的消息很快就传播开了,萧景铎亲口说了,所有家里有冤案错案的百姓,都可以来公堂报案。许多人都对那日萧景铎断案的英姿历历在目,于是断断续续的,少数几人敲响了公堂前的大鼓。

    人虽然少,但好歹开了头,萧景铎安慰自己,凡事都要一步一步得来,县衙无能的形象深入人心,想要树立公信力,扭转百姓对县衙甚至县官的看法,还需慢慢筹谋。

    入夜,萧景铎在灯下翻看往年的卷宗,他轻轻地咦了一声。

    “怎么会有这么多失踪案呢?”

    卷宗上赫然写着,陈县令之女陈词的名字。

    作者有话要说:

    葛花功效出自《滇南本草》,醒酒汤的方子出自《脾胃论》,葛花致死出自唐朝的一个鬼故事,名字不详。

    本章所有中药知识都是照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请勿模仿,萧景铎表示他还需要早日回长安升官发财娶公主,并不想因为命案而被捕。

    第65章失踪

    陈县令一事已经结案,虽然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弄清楚,比如孙司佐为什么说谎,陈县令脖子上的砍痕又是谁做的,陈县令为什么要偷偷唤冯屠户见面,但是在百姓眼中,这件事情已经圆满结束了。

    停尸三日后,陈县令正式下葬。萧景铎写信将此事上报朝廷,让朝廷留意陈县令的亲族,日后好将陈县令的遗骸迁回故土。

    而县衙则拆去白幡,拂去尘垢,展现出焕然一新的全新面貌来。

    同时,另一桩要事也提上议程。

    “陈县令的屋子,要怎么办?”

    这个问题县衙里上上下下争论了好几日,有人觉得官府一身正气,根本不须惧怕鬼神之言,也有人说,死了人终究晦气,最好还是做场法事,散散阴气。

    是否做法事这个问题甚至都传到了女眷耳中,一日秋菊擦拭书架时,无意和萧景铎说起了此事:“郎君,西院死了人,要不要请太离教的人来祛一祛晦气?”

    “你说什么?”

    “祛一祛晦气……”

    “不是,是前面。”

    “请太离教的人来……”

    “你怎么知道太离教的?”萧景铎也奇怪了。

    “这谁不知道,晋江县有一位得道仙人,非但飞升有道,还能吞云驾雾。”秋菊很快就和县衙内外的娘子们混熟了,此刻说起这些街坊传言头头是道,“我还没见过仙人呢,听别人说,太离教的仙人腾雾而来,驾云而去,山腰上起雾时,就是仙人们在修炼。听说有他们在,连收成都会比往年好三分呢!”

    “倒是还真敢说……”剑南多雾乃是地形所致,数百年来一直如此,他们居然敢安到自己头上,萧景铎都不知该说他们胆子大,还是该说他们狂妄无知。

    萧景铎没料到太离教在女眷中居然这样盛行,这才几天,竟然连秋菊都知道了。

    不期然,萧景铎想起了那些无因无果的女子失踪案。

    出门时,萧景铎特意嘱咐了萧林:“这些天,秋菊她们如果要出门,你务必要跟着。”

    萧林不明白萧景铎为什么要特意嘱咐一遍,但还是躬身应道:“遵命。”

    今日照常在东院处理公务,主簿把晋江县历年的赋税情况交给萧景铎,萧景铎低头翻看,他就站在萧景铎身边念叨:“县丞啊,陈县令的屋子一直空着也不像样,我们什么时候请仙师来做一场法事吧……”

    “你是说太离教的人?”

    “正是。”

    萧景铎放下赋税册子,转过头问:“太离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说来话长,几年前县里出现了一个仙师,这才兴起了太离教。据说太离教的创始人已然是半个仙身,非但能腾云驾雾,更甚者还能长生不老,县里许多人家都供奉着这位仙师,好些乡绅门路广,时不时还能见着仙师,受仙师点化。运气再好些,还能得到仙师亲手赐药呢!”主簿话中不无向往。

    “长生不老?”萧景铎这些年一直待在长安,听到这句话本能地就警惕起来。长生不老,这是秦皇汉武都挣脱不开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