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不负娇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632(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两年春闱,亦有不少家学的学生考中科举。

    李氏家学逐渐变身为面向整个京城世家圈的“义学”,那些原本对李寿咬牙切齿的世家们,对李寿的评价渐渐好了些。

    顾琰等几位大佬,更是没少在世家聚会的时候称赞李寿。

    但李寿到底不是银子,有人喜欢他,也有人憎恶他。

    这不,严氏说完自家孩子的事,故作犹豫了片刻,又低声道:“还有一事,我知道十八娘你或许不想听,但我还是想告诉你。”

    这话说得,若是唐宓不了解严氏,还真当她是故意消遣自己呢。

    “九婶,什么事这么为难?”

    唐宓嘴上说着,心里已经开始猜测。

    能让严氏这般纠结,估计那事涉及的人,是唐宓或是李寿所厌弃的。

    而在李寿和唐宓跟前“不可说”的人,只有一个——

    “是崇仁坊那位。”

    严氏果然道出了李立德的名字。

    当年李其璜带着李立德和柳氏分出李家,搬到了崇仁坊的宅子里。

    族人们都知道李立德对李家嫡支所犯的罪孽,也都憎恨他,但李立德到底做了自己几十年的长辈,若是直呼他的名讳,他们实在做不到。

    正巧李其璜搬到了崇仁坊,族人们便干脆称呼李立德“崇仁坊那位”。

    唐宓一听事关李立德,不禁扬起了眉毛,“他怎么了?十八郎不是请太医每个月都去给他问诊吗?”

    这是李寿对李立德的报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我不是说这个,”

    严氏急忙摆手,“十八郎心善,待他亦是仁至义尽,我们都知道。事情是这样的,那日我们家郎君去寻五郎(即李其璜)吃酒,五郎吃醉了酒,无意间说了一句,说、说那位最近的精神不错,居然还能让人推着去院子里闲逛。”

    李其璜说这话,更多的是抱怨:李立德怎么还不死?都九十多岁了,人也中了风,却还坚挺的活着。

    李其璜很清楚,李立德就是李寿心中的刺,他一日不死,自己这一房就一日不能跟李寿彻底和解。

    但严氏是个仔细的人,却从这句话里发现了问题。

    “不是我多想,而是自打‘那位’中风后,不管身体怎样,都不愿出门。“

    严氏低低的跟唐宓说出自己的猜测,“可这几天,怎么就突然想出门转转了?如果不是五郎拦着,‘那位’还想去城郊庄子哩。”

    “哦?他想出门?”唐宓蹙起眉头。

    她和李寿都痛恨李立德,但他已经瘫了,且爪牙全部被清除,应该翻不起什么大浪。

    所以,除了象征性的派了几个人盯着,李寿并没有刻意安排人手。

    现在看来,李立德沉寂了三年多,又想冒头了啊。

    “是啊,听五郎说,这半个月来,‘那位’几乎每天都要去中庭的花园子,一躺就是一天。”

    严氏继续说道,“五郎每天醉生梦死,很少顾及这些。‘那位’身边虽然有人伺候,可也不是一眼不错的盯着,总有更衣、吃饭的时候啊。”

    唐宓点头。

    李其璜恨李立德不死,自是不会对他太过照顾,身边只安排了一个又老又笨的老汉和两个粗使婆子。

    主人不上心,下人们当然也不会真心伺候。

    那个老汉还好,还知道照顾李立德更衣、翻身,而那两个婆子,根本就是能躲就躲,一天到晚不见人也是常事。

    可那老汉,再尽职也只是一个人,根本做不到时刻都守在李立德身边。

    如此、李立德整日待在花园就很值得怀疑了。

    “多谢九婶,您放心,我定会好好照顾三郎。”

    唐宓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对于特意来提醒的严氏很是感,心里很是高兴。

    欢欢喜喜的走出了百忍堂,穿过一个个庭院,路过一处处景致,严氏眼底闪过一抹热切。

    她家三郎多好的孩子啊,相信十八娘跟他接触一段时间后,就会喜欢上他。

    到时候,过继什么的,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第517章下药

    唐宓忽然发现自己的人缘变得特别好。

    李家二房、三房和四房的那些婶娘、堂嫂什么的,仿佛约好了一般,不断流的来拜访她。

    当然了,人家也不是没事来闲聊,每个人或多或少的都有点儿事请唐宓帮忙。

    尤其是那些家中有适龄孩童的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