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惊鸿一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51(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情况不对,谢昶之这幅反应,是要出大事的预兆啊!他正要拉着谢昶之细问,却被迎面走过的人拉去了注意力。

    对方见了他,显然也很意外,但很快回过神来,抬头笑得一脸人畜无害的模样,冲他道:“荀家叔叔?”

    “咳咳——”谢昶之差点没被自己口水呛到,不可思议地指指少年,又指指荀司韶,惊奇道:“四哥,你什么时候多了个侄子?”

    荀司韶眯着眼,冷眼打量面前带着玉冠个头还高出自己半个头的少年,渐渐沉下心来。不是冤家不聚头,面前站着的这家伙,可不就是当初和他抢官道、后头荀太后寿宴上被太皇太后拉着不放手的皇孙,顺亲王世子嫡长子,刘召安。

    “你怎么在这?”荀司韶皱着眉,开门见山道,“还有,别叫叔叔,我当不起。”

    “当初路上偶遇,您不是说您是皇叔的表兄,我也该叫您一声叔叔吗?”刘召安一笑,露出了两颗小虎牙,让他看起来更加稚嫩无害,“当时是召安不懂礼数,冒犯了荀家叔叔,对不住了。”

    “皇孙言重,”荀司韶轻哼一声,皮笑肉不笑地说:“这声叔叔我可当不起,您还是直接喊我名字吧。”

    “既然您这么说,那召安称一声荀兄不为过吧?”刘召安说完,朝他作了个揖,含笑道:“今日开始,召安也要在这白露书院苦学三年,荀兄,以后就多指教了。”

    作者有话要说:  荀司韶:我把你当兄弟,你特么想做我姑父???

    第34章皇亲

    刘召安不但入了白露书院,还在经过夫子考验之后,成功进了荀司韶在的甲字班。他年岁小了同窗一两岁,个头矮,夫子便让前头的人集体往后挪了一位给他腾出个位置放书案。

    范启谅瞪着眼睛看完整个经过,指指他的方向问荀司韶:“四哥咋回事啊?这不是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的心肝肉吗?”

    唐宪一本正经点点头:“正是他,顺亲王的嫡孙。”

    宁知锦那日没去宫宴,没见过刘召年,见他们几个都一脸如临大敌的模样,不解道:“顺亲王嫡孙怎么会来白露书院?”

    荀司韶远远望了眼在与左邻右舍聊得兴起的刘召年,嗤之以鼻:“鬼知道,太皇太后宝贝成这样,居然没去皇家书院,也敢放心放出来和我们厮混。“

    唐宪倒是看出点名堂来,撞了下荀司韶的肩膀冲他挤挤眼:“皇家书院如今只有皇上一个人,谁敢和九五至尊做同窗?”

    荀司韶一愣,想了一想,突然心情愉悦了起来。

    唐宪说的没错,刘召安没法跟小皇帝一起听课,而是发落到白露书院,这是不是说明宫里头还是荀太后说了算?看来太皇太后最后还是斗败了啊。

    另外还有一点,他难道不回封地吗?

    刚冒出这个疑问,平时话唠的王淰之,难得沉默至今,才若有所思地说:“怪道听着耳熟,顺亲王……前几日才听我大伯说起过。“

    众人问:“说什么了?“

    “说是顺亲王一家月底就要返回封地,只留个刘召安在金陵待着。“

    话音刚落,几个人俱都一愣。全家人都走光只剩个刘召安,这套路听着何其似曾相识。王淰之大伯是鸿胪寺卿,掌诸侯及归义蛮夷。各藩王亲王进出金陵都经他手批程序。

    刘召年的情况,与当年藩王之子留在金陵何其相似。名义上为客,实际上就是质子。荀司韶眯着眼,思索着这是太皇太后的决定还是荀太后的。

    顺亲王之心人尽皆知,要是哪天突然谋反了,他都不觉得奇怪。太皇太后对小皇帝和荀太后向来不亲,比起孙子更喜欢小儿子顺亲王,就算要留刘召安下来也不会因为这个原因。

    小皇帝虽然人小鬼大,但为人自负,不会把看不顺眼的人留在身边,哪怕是为质。以他的个性,要下手也是打发的远远的。

    那么这样一想,就只能是荀太后下得手了。

    能逼他姑姑这种人不犯我不犯人的性格,主动下手,顺亲王看来暗中做了不少事情啊……

    再看前头的刘召安,谈笑间毫无芥蒂,似乎全然不晓得其中阴谋的模样。看似无害,荀司韶却怎么看都觉得怪异。他皱了皱眉,压低声音对周围伙伴道:“盯着这个刘召安,先保持距离观察几天,他不简单。”

    其余四人并未多说,只默契地一齐点了下头。

    他这边想着要和刘召安保持距离,女学那边却因为书院里皇亲国戚的到来,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尤其是顶着“顺亲王孙”的名号。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