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供销社的服务人员出来才知道了。
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了两个小时,明暖又偷偷拿出两顶帽子两条围巾给陈桂芸和自己带上,到了快七点的时候,工作人员终于姗姗来迟,在大家迫不及待的目光中慢悠悠的打开门,你以为就能买东西了,天真,两个女工作人员在里面又呆了半个多小时,又66续续来了五六个工作人员,他们才把大门打开,人门一拥而进,瞬间供销社里充满了我要这个,我要那个的声音。
一个穿着黑色高跟鞋,围着红围巾的女服务员爬上货台,脸拉的老长,就好像谁欠了她的钱,过年没还似的,她站在高处,看着地下为了一点东西恨不得抢破脑袋的样子,眼里划过一丝不屑,开口道:“都别挤,一个一个来,谁要是敢插队,就给我出去。”
看着下面的人群顿时安静了下了,脸上露出一丝得意,跳下来,开始给客人割起了肉,陈桂芸抱着明暖渐渐地往前移,明暖发现这个女服务员给人割的肉都是偏瘦,半片猪卖下来还剩了不少肥肉和五花肉,她却不再割了,又叫人搬出另一片猪肉开始继续卖,如果有人要求多点肥肉,她便一个眼刀过去,说不买就走。明暖知道,最后的这些肥肉肯定就被他们几个瓜分了,这年头肥肉才是好东西,能犒油,让肚子里多点油水。到了她们,反正家里也不是没有油,陈桂芸便不说多要肥肉,只说要五斤肉,陈桂芸买的算是多的了,女服务员抬头看了一眼,发现陈桂芸棉袄里面穿着高领毛衣,衣服上也没有补丁,就什么也没说,拿起刀割了一块肉,称也不称,用纸包起来扔在柜台上,陈桂芸也不理她,拿起肉放进篮子里。陈桂芸又抱着明暖排了一队,这一对是卖带鱼的,这可是好东西,平常都见不着,今天也很贵,要八毛钱一斤,还要肉票,于是买的人很少,肉才五毛,而且吃带鱼就是个味儿,肉还有油,陈桂芸没排多久就买到了,买了三斤带鱼,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抱着明暖又去排了另一队,这一队是卖布的,大家买带鱼也只是尝尝鲜,能买个一斤就不错了。
出来后陈桂芸抱着明暖到了一个小巷子里,左右看了看没有肉,明暖把手伸进篮子里,用布盖上拿出来了两斤鸡蛋,一包大白兔奶糖,一包瓜子,一小桶油,几块布。
陈桂芸把篮子挂在车把上,一路上小心翼翼的骑回了家,回到大院,好几个军嫂围了过来,陈桂芸停下车。最先开口的是李小凤,就是之前半夜和丈夫吵架的那个:“嫂子,今天供销社都有哪些货啊?”“啊,今天货挺多的,我见不光有肉,油也多,听说还有一批新布到了。”陈桂芸挑着大家都关心的东西说了。“嫂子今天买了啥?”陈小红看着篮子都装满了,拿布盖着,陈桂芸笑了笑说道:“跟往年一样,还能有啥。”说着掀开布给大家看了看,一块抱着肉的纸,几块布,陈小红正想伸手去拿那块布,陈桂芸手疾把篮子又重新盖上了,陈小红讪讪的收回了手,说到:“嫂子,这是啥布啊,我咋没见过?”“哦,我听服务员说这是刚到的新布,叫灯芯绒,也不贵,才一毛二一尺,还挺厚的,买的人多,我看剩的也不多了,你们要是想买就赶紧去吧。”陈桂芸说着推着车回了家。留下几个军嫂站在院子中间,“看那块肉,得有五斤吧?”陈小红突然冒出来一句,军嫂们都不接话,都知道那块肉不少,自己家过年能割伤两斤肉就不错了,再给最大的孩子做件衣裳,小的拾大的剩下的,也算是有件新衣裳了,陈大夫那些布够给她家孩子一人做一件了,几个军嫂站了一会,都没说话,各自回了各自的家。
第十五章过年
军嫂们想了一晚上,越想越不是滋味儿,看看孩子身上补丁摞补丁的衣裳,想着陈桂芸说的话,才一毛二,都想着去买上一块布,第二天一大早几个军嫂就结伴去了供销社,幸好,灯绒芯布还剩一点,不过没有酒红色和蓝色了,只剩下棕色,军嫂们也不挑,一人咬牙买了两尺,想着过年给孩子做条裤子。
到了除夕夜,霍家的几个孩子都换上了新衣服,陈桂芸给明暖做了一件酒红色的倒褂,明和的是棕色的,明阳明城是一人一套蓝色灯绒芯的上衣加裤子,陈桂芸也给自己和霍建国一人做了一双黑色灯绒芯的棉鞋,可是霍建国并没有回来,他下连队去了,要和部队没有回家的士兵一起过年包饺子。
看到妈妈把菜一道道端上桌,纵使这段时间霍家生活水平不低,孩子们也发出了一阵阵的欢呼,过年,应该是这个时代中孩子们记忆中最开心的事情了,在后世,生活水平提高却一点年味儿都没有。明暖见大家这么开心,又拿出一瓶果汁来,这段时间,大家对家里出现的好东西已经见怪不怪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