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炜回来后就去各家拜访过了,不偏不倚。
    张侍郎见到他,感觉时间回到了二十多年前,那时候他在兵部做个小主事,晋国公是个八品小官,整天拿着文章来请教他。
    张侍郎当场考较了赵传炜的功课,忍不住摸了摸胡须,"真有乃父之风!"
    丁大人见到赵传炜,直接摸了摸他的头,"好孩子,以后常来,丁大爷这里,和你自己家是一样的。"
    等他到了学堂后,和张大人长孙张文若、丁大人次孙丁远以及二舅李承业的长孙李攸交好,又有亲侄子赵云阳一起在学堂,回家后和侄儿侄女们一起玩耍,日子充实的很。
    唯一让他放不下的,是一直藏在他衣襟中的金钥匙。
    日子一晃到了端午节。
    杨太傅一大早上朝去了,今儿学堂放假,杨家兄弟都在家中。宝娘和杨默娘等人一起去了正院,按规矩请安之后,一行人又去了陈氏院子里。
    宝娘这些日子和莫氏一直保持着表面上的礼貌关系,莫氏从不主动找她,宝娘定期请安,二人相安无事。
    一行人到了陈氏院子里,请安过后,陈氏把她们都打发走了。
    今儿过节,宝娘又想出去了。她无比喜欢外头那些街头小巷,红墙黛瓦,还有络绎不绝的人流和小商小贩。
    宝娘问刘嬷嬷,"嬷嬷,今儿过节,我能出去走走吗?"
    刘嬷嬷看了看她,"二娘子要是想去,好生戴上围帽。要不要带上三娘子和四娘子?"
    宝娘摇头,"就说嘉和找我,刘嬷嬷,您让人去告诉阿奶一声。"
    做好决定之后,宝娘就带着喜鹊、刘嬷嬷一起出了栖月阁,到了外院后,把那两个侍卫也带上了。
    她沿着街道慢慢地走,这里是内城,太傅府原是一家被夺爵的侯府,这条街叫裕泰街,杨府占了近一半。
    出了裕泰街,人渐渐多了起来,两边的房子一家挨着一家,人流攒动。宝娘感觉像是在拍电影一样,新鲜的很。走着走着,到了裕仁坊,这里住的都是非富即贵的人家。
    宝娘一路被两边的店铺吸引,中途买了一些小玩意。到坊口不远的地方,有个中年汉子背着竹竿卖糖葫芦。
    宝娘欣喜地跑了过去,小贩连忙努力推荐,"小娘子,这山楂的不错,今儿早上才做的,糖裹得足,上头还撒了芝麻,又香又甜。"
    宝娘挑挑拣拣,忽然听见一声温和的声音,"二娘子买糖葫芦?"
    宝娘一扭头,发现赵传炜带着一群侄子们围了过来。
    宝娘行了个礼,"三公子好。"
    赵传炜还礼,赵家一群侄子们也跟着抱拳。
    宝娘有些尴尬,她就是想尝一尝这古代的糖葫芦,还被发现了。
    赵传炜双手背在后面,笑着对宝娘说道,"二娘子只管挑,我请客。"
    宝娘摇头,"我就是看看,不耽误三公子了。"
    说完,她就要走。
    赵传炜连忙叫住她,"二娘子稍候。"
    说完,他伸手从小贩的竹竿上搜搜扯了两根糖葫芦,递到宝娘面前,"我请二娘子吃,甜的很。"
    宝娘透过围帽看了看他,少年笑的真诚,双眼中透着阳光般的温暖,宝娘鬼使神差一般伸出双手接下了糖葫芦。
    赵传炜又把手背到后面,"二娘子要去哪里?"
    宝娘一手拿着一串糖葫芦,"我就是随便逛逛,三公子特意来买糖葫芦吗?"
    赵传炜先回头对侄儿们说,"你们挑吧,我付账。"
    后面那群孩子们都嘻嘻哈哈挑糖葫芦。
    赵传炜又转身和宝娘说话,"今儿过节,这群小猴子们非要出来玩,我大哥就让我带着他们。二娘子要不要和我们一起走?"
    宝娘犹豫了一下,心想自己戴着围帽呢,总不会被人发现,然后点了点头,"那就劳烦三公子了。"
    赵传炜顿时脸上的笑容绽放到最大,"不麻烦,有二娘子在,这群猴子们能老实一些。"
    宝娘忍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