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娘听见了动静,抬眼一看,笑了,"阿爹回来了?"
    杨太傅进了书房,"阿爹吵到你读书了。"
    宝娘放下书本,给杨太傅倒茶,"阿爹公事繁忙,还能来看女儿,女儿高兴着呢。"
    杨太傅想到女儿大了,不好再摸她的头,但女儿大了又要被一群臭小子惦记,他心里又不舒服。
    "过几天太后娘娘寿辰,今年秋季赋税收的顺利,圣上准备给娘娘好生办个寿宴,到时候你跟你阿奶一起去,给娘娘磕个头就好。"
    宝娘悄悄看了看正院,"太太不去吗?"
    杨太傅垂下了眼帘,"太太不方便,不用去了。"
    莫氏虽然做了一品诰命,可她从来不进宫。不管是四时八节给皇后见礼,还是宫里娘娘们办宴席,莫氏都是报有疾,宫里知道她的情况,也不勉强,赐下些东西,圆了脸面就行。
    莫氏自己也知道,她也不要求去。宫里不让带奴婢,又不能抬头看着贵人们说话,她就真成了聋子了。最重要的是,她一想到进宫可能会遇见太后,要给她磕头,她顿时浑身都难受。索性不去,自己在家里待着。
    宝娘点头,"我听阿爹的,阿爹放心,我去了宫里,一定谨言慎行,不给阿爹惹祸。"
    杨太傅笑了,"宝儿不用害怕,去了宫里也不用事事小心谨慎,阿爹虽然不是什么王公贵族,在圣上那里还有两分脸面,可以让我儿在一干千金小姐里头挺直了腰板。"
    宝娘也笑了,"给阿爹做女儿,真是有福气。"
    杨太傅吃了这一记马屁,哈哈笑了,"我儿说的话,阿爹就是爱听。"
    宝娘笑过了问他,"阿爹,妹妹们不去吗?"
    杨太傅收敛了笑容,"太后娘娘寿宴,若是把所有的孩子都带上,宫里要装不下了,都是带嫡出正枝。"
    宝娘点头,"那我听阿爹的。"
    杨太傅看了女儿一眼,想了想,什么都没说,"那你先歇着,我去前院了。"
    宝娘起身相送。
    后面几天,杨太傅感觉自己跟中了邪似的,不光他中了邪,这世道也中了邪。每回他到了同一个路口掀开车帘时,都能看到那个满脸笑容的孩子,摇摇对他拱手。
    这样过了七八天,杨太傅让人停下了轿子。
    他下了轿子,对那边招招手。
    赵传炜愣了一下,然后带着赵云阳一起过来了。
    到了眼前,他躬身行礼,"见过太傅大人。"
    杨太傅嗯了一声,仔细看了看眼前的孩子,先笑了,"多谢你救了小女。"
    赵传炜再次拱手,"太傅客气了,都是晚辈应该做的。"
    杨太傅听见他说什么应该做的,心里又开始嘀咕,非亲非故,什么叫你应该做的,我看你就是没安好心。
    但他仍旧笑眯眯的,"听说你回京有一阵子了,你父亲母可好?"
    赵传炜笑着回答,"阿爹阿娘很好,多谢太傅。"
    杨太傅又看向赵云阳,时间真快啊,那个跟在他屁股后头问功课的毛头小子,孙子都这么大了。
    他摸了摸胡须,"怎地不坐车回去?"
    赵传炜低头,"回太傅,阿爹说了,家里离学堂不远,让我们多走一走,不然一天到晚都坐着,对身体不好。"
    杨太傅继续摸胡须,"很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父亲靠着自己走到了今天,你是他的儿子,不说比他强,总要有乃父之风。"
    赵传炜第三次躬身,"多谢太傅教诲。"
    杨太傅摆摆手,"莫要客气,我与你父母都相熟,你叫我一声大爷也可以。"
    赵传炜从善如流,"杨大爷好。"赵云阳也跟着改口叫杨家阿爷。
    杨太傅笑了,取下了身上的玉佩,和左手上的扳指,塞给了两个孩子,"你们回去吧,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