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夫人万富莫敌 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也是宋衡为何不允许方子荆称呼沈箬嫂嫂的原因,不好坏了人家名声。

    不过目前江都之事更重,他翻身上马,双腿一夹,扬尘而去。

    方子荆望着人行远了,这才收起笑:"悬章走远了,嫂嫂可以转过来了。"

    见沈箬依旧背对着窗棂,他又问道:"方才见嫂嫂行色匆匆,可是有什么急事吗?"

    被他这一打岔,倒是忘了还要去朱夫子那头拜会。

    "绰儿春闱在即,想给他寻摸个合适的夫子,跟着再学两日。"

    "嫂嫂选了何处夫子?我也算认识些人,说不准我还认得,能帮着些。"

    沈箬沉吟片刻,方子荆也算是长安城人,应当比她一个外乡之人晓得多些,倒也不瞒着他:"永嘉坊的朱焕朱夫子,听说文章做得甚好,为人治世也有些独到之处。"

    "朱焕?"方子荆回身坐下,似乎有些什么想说,"我倒是听说过几句。"

    "如何?"

    他说了这些话,有些口干舌燥,轻抿了一口:"朱焕是个落地书生,家里没权没势。嫂嫂也知道,如今科考是要有人推举,才能入士。朱焕无处出头,隐隐有些自暴自弃,故而时常有些愤世嫉俗的文章。"

    这倒是和沈箬听闻有些不同:"可……"

    "到了近两年,朱焕突然变了性子,广收学子,倒确实也教出来那么几个入士之人。"方子荆全盘托出,"一个人性子前后转变如此之大,即便无异常之处,为沈……"

    "绰儿表字子约。"

    "为子约长远计,不如另寻良师。"

    沈箬信他不至于哄骗自己:"那方侍郎可有什么推荐?"

    见她一时间改不过来称呼,方子荆翘了翘嘴,指了一条明路:"若要找良师,官学那位江大人是再好不过了,一门三才,尽是状元之才。"

    官学是朝廷所设,授课夫子都是朝中重臣,若能去此处求学,自然是再好不过。

    沈箬叹了口气:"可到底是官学,江大人怎么可能为绰儿授课。"

    和这位未来嫂嫂打好关系,日后也省得宋衡搪塞自己。方子荆毅然把这件事揽在自己身上,拍拍胸脯打着包票:"嫂嫂放心,我有办法。"

    方家与江家,是有些渊源的。

    两家的长辈是同窗好友,后来又一同入士为官,虽政见有所不同,可皆是匡扶社稷的忠臣良将。后来两家都有了小辈,两位家长酒酣之时,一拍桌子定了门婚事。

    去年江家两位公子出了热孝,就由大公子风光迎娶方子荆的姐姐,两家情意更胜往日。

    "父亲把我送去江大人那边读过几日书,不过后来我不小心把江叔叔养的王八摔死了,就被赶回来了。"

    沈箬默然,若是方子荆这样的关系去说情,恐怕备的礼还要再厚一些。

    "不过没关系,我让姐姐去说。"方子荆挠挠头,"正好把香粉送一些去给姐姐。"

    两人一同下了小楼,方子荆还有些公务在身,抱着香粉告辞。

    天色还早,沈箬领着人遍游东市。要过年了,总得热闹些才好,写春联的红纸,炮竹,一样都不好缺。

    玉笔抱着厚厚一摞,探出头喊她:"沈姑娘,还买啊。"

    赖在摊前看话本的沈箬正看到兴起,被他这么一喊,好不容易回头,却只看见一叠红,将玉笔藏得严严实实。

    "不买了,带你们吃些东西去。"

    眼看天边又暗了下来,大约又是一场风雪欲来。照着老长安人玉笔的说法,东兴楼里的美味,果酒也是一绝。

    他砸吧着回忆,公子嫌他年岁小,很少带他出门,只是有幸跟着来过一次,那味道毕生难忘。

    小孩子贪嘴也是常事,沈箬乐得成全他,问东兴楼的人要了间雅间,问了玉笔喜好,每样都上了些。

    "姑娘,会不会太多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