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夫人万富莫敌 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挠挠头,把一个朱红色的匣子递给元宝,让她送到沈箬面前。

    匣子上雕着凤穿牡丹,拿金粉嵌了,一看便知里头是个宝贝。元宝替沈箬打开匣子,里头躺着一支山参,须清疏而长,纹理细密,是有年头的山参了。

    "怎么得来的?"

    "出府的时候遇着大长公主,同我说了几句话,知道姑姑病了,特意赏的。"

    沈箬不解,大长公主脾气不好,香粉的事还不知如何解,怎么就赏了山参来。

    "我觉得姑姑或许对大长公主有些误解。"沈绰辩驳两句,"大长公主问了我今日为何过府,我如实说了后,殿下亲下车舆,同我解释她府上的人也不过是忧心,没有别的意思。"

    这倒是和玉笔所说有七八分不像。

    沈箬转念一想,宋衡既然不带着玉笔在外走动,那玉笔接触到大长公主的机会自然少之又少,不过也是听旁人说起罢了。

    想来世人传说总归有些偏颇,把个美人说成麻子也是常事。如此一来,她倒是有些放下心来,面前这支山参总归是做不得假的,大长公主既然给了他们脸面,那应当也不会揪着香粉的事。

    午后开的方子里搁了些许安神凝气的药物,不过几句话的功夫,沈箬又有些乏了,眼皮睁着睁着便抱在一起打架。

    沈绰见没了反应,嘱咐元宝他们看好姑姑,径自回自己房间看书去了。

    第二日午后,大长公主府上的管家又提着礼前来拜会,还把那日动手的府卫也一并带来,客客气气地赔礼道歉。说是查明了真相,大长公主脸上的疹子,不过是前几日吃了些海错,同沈家铺子里的香粉毫无干系。

    为了弥补前几日的莽撞,又听闻沈箬病了,便命他送些年货过来,要他们姑侄别放在心上。

    "殿下说了,沈公子烂漫,想来和沈姑娘也定能说到一处去。日后若是无事,常往府上走动,也免了姑娘思乡之情。"

    沈箬喝下汤药,想着管家说的话。这位殿下还真是有些客气得很,倒像真有心同他们赔罪。不过大长公主有心和解,她也想在长安安安稳稳把生意做下去,多个朋友总比多个仇人好。

    只不过若是大长公主知晓了她和宋衡的关系,也不晓得会不会连她一起恨上。日后还需想个法子,说不准还能将大长公主和宋衡之间的矛盾解开。不过这事牵扯上了人命,到底还是有些难办。

    她笑着摇摇头,这些都是日后的事了,她还未嫁过去,便急着替宋衡招呼这些,实在有些不知羞。眼下最大的事,便是要过年了。

    大长公主送来的东西都是极好的,瓜子花生这些自不必说,连门上贴的春联都送了一副来,颇有祝沈绰平步青云之意,笔力苍劲有力,听管家说,似乎还是出自名家大手。

    "元宝,去把春联贴在堂前。"从前过年的春联都是沈绰写的,今年有了新的,沈箬便将它安排在堂前那一片。

    至于沈绰写的春联,自然是要贴在自己房门上的。

    ☆☆☆

    沈箬在床上养了几日,总算好得七七八八,有力气裹着红狐裘,指挥言叔他们裹饺子,祭告天地。

    长安人过年是没有江南那边繁复的,因而一直到除夕夜,官学才算真正放了假,沈绰得以跟着一同准备。

    他抓着一支笔,一连写了十七八个福字,交由言叔他们贴到院子各个角落,还是要倒着贴的,即为"福到了"。写完福字又跟着小厮去燃灯放炮竹。

    被他如此一闹,虽不在杭州,倒也免了凄凉,沈箬喊了言叔和元宝他们,今日无上下,热热闹闹挤在一起吃年夜饭。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年夜饭从掌灯时吃到夜深落雪,沈绰也难得地喝了两口酒。沈家姑侄的酒量都不见得如何,醉了后便硬扯着玉笔去打雪仗,冻得手脚冰凉,双耳泛红。

    玉笔虽说嘴里嫌弃他幼稚,可手里不停地滚着雪球,咧着嘴角重重朝着梅枝上砸去。

    "别砸着姑娘!"

    铜钱和元宝也嘻嘻哈哈闹着,偶尔丢几个雪球回去。

    沈箬怕冷,坐回到暖炉前,正好听言叔拿筷子敲击碗碟,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她用手支起头,跟着声音随口应和着,唱两句儿时的童谣。

    灯火摇曳,如此一直到了深夜,沈绰和玉笔玩得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