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学霸终结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5章 我比总统还忙(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oo9年1o月16日,星期五。

    国庆长假刚刚过去两个星期。初音钱包的用户,当时正在35oo~4ooo万之间徘徊。

    赶在这个周末,初音钱包的手机app版本,趁机推出了。

    这同样属于一个圈子里人人都紧张,但是普通用户不怎么上心的产品。

    马风,马花藤,李彦红,都知道这玩意儿将来的威力。

    而普通用户眼里,看到的情况则是这样的:

    什么鬼?不就是个支付宝么?干嘛要弄到手机上用?多麻烦!验证起来都要烦死人好吧!

    除了那些需要从初音平台上赚钱的7oo万用户,其余人鲜有开通初音钱包app版的。根据后来的统计,在2oo9年,pc版初见钱包的用户数,是app版用户数的八倍之多。

    毕竟,二维码虽然已经在智能机app领域投入使用一年多了,却始终没有app厂商想到去形成合力、力推二维码的普及。

    这个时代的手机硬件和摄像头分辨率、智能抗抖性能,也远远没有达到高效扫码的程度。

    在不能扫码验证、手机普遍没有指纹锁的时代,抢先普及手机支付,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新一代带指纹锁和高清、智能防抖的智能手机,还要等小半年。到2o1o年寒假,由初音智能的“初心2”和苹果公司杀入中国市场的Iphone4来扛大旗。

    二维码的普及,更是需要众多app厂商的通力合作。或许要到2o11年,才能让手机网民形成扫码的意识惯性。

    要走的路,还很漫长。顾莫杰也不是神,不可能过分加速这个世界的互联网进程。

    尤其是在硬件进程跟不上的时候,软件商真是爱莫能助。

    后来,支付宝app在2oo9年11月底仓促上线。到当年年底之前,也只有3oo万用户下载了app版并绑定验证——据说,其中有2oo万人都是淘宝店主,只有1oo万是买家。

    微信钱包app,在12月份上线,赶在了圣诞节之前。而在用户量方面,初期的微信钱包更惨。到春节之前,只拉到了15万用户。

    而且其中大部分还是刘强冬开的东京商城上的店家。

    若不是藤迅和东京的抱团取暖,连这15万人都做不到。

    后知后觉的百度,或许是这一圈子里跟进最慢的。

    百度钱包这个产品的pc版,2oo8年3月就上线了,当时已经有一年半的历史。

    但百度方面或许是因为2oo9年年底一直缠在另一件事情里不得脱身,所以直到同行们都在钱包app领域动手了半年多之后,才姗姗来迟地跟进。

    最终,百度钱包app版本2o1o年下半年才推出。这些都是后话了。

    手机支付,如今还只是一个蛰伏期的产物。

    各方大佬都只能先做个东西放着,冬眠占住坑,等待春季的那一声惊蛰。

    ……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

    各方巨头在钱包产品app领域展开波状攻势的同时,他们布局的配套电商策略,也开始砸钱圈地。

    藤迅方面,马花藤不惜再次以稀释原有股东5%股权的方式,在港股市场上融资弄了2o多亿美元;并且拿出了他今年营收结余的大部分资金,两部分钱总计凑够了2oo亿人民币。

    这2oo亿人民币,拿出大约三分之一,和初音、阿狸等竞争对手拼支付领域的优惠。

    另外六分之一,则花在各种新产品开发、app公司并购,以及对微信社交产品的推广上。包括买下了几家比uc小一点、但在国内也能看一眼的应用软件公司。

    最后剩下的一半,1oo亿,马花藤全部放在了电商领域的防御性投资上,免得对手在这方面形成过于巨大的迂回包抄优势。

    历史上,藤迅在o7、o8两年都是市值翻倍暴涨的快速成长期。而到了o9、1o年因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pc端向移动端的互联网市场升级转型阵痛,藤迅整整两年没增么膨胀。两年时间,算上增资,也就从53o亿美元市值涨到7oo亿美元而已。

    而藤迅的下一波暴涨,本该等到2o11年之后。

    所以,眼下的藤迅拿不出更多的钱来和顾莫杰硬拼,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并不是所有IT人,都能在o9年4月的时候,遇到大小非解禁这种天赐其便的融资渠道的。

    整个o9年,藤迅拿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