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学霸终结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章 布不到局才赚钱(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态、再也无所谓用户流失”的无所顾忌,净赚额翻倍还是做得到的。

    到时候,藤讯就从一个打严肃社交牌的公司,蜕变成了一个低端脑残娱乐产品的供应商,外加相当于另一个时空陌陌的专注于约泡中介的公司。

    这也算是一种成功转型吧。至少在其市值式微之前,藤讯的全部股东能够从2o11~2o15年的经营中,累计套出16oo~18oo亿人民币左右的纯利润,并且用这笔钱分红。

    这些分红,加上未来被渣成药渣后的藤讯残余的市值,也足够那些在藤讯市值低于4oo亿美元以前入市的股东保本并且小赚一笔了——而藤讯的市值破4oo亿美元这根线,是发生在2oo8年。

    也就是说,麻花藤这一番做法,也算是对得起股东了,凡是o8年以前进场投资藤讯的人,他们投的钱好歹能跑赢外面理财产品的利率。而且越早进场的股东赚得越多,以mIh为例,作为2oo1年互联网泡沫期进场抄底的公司,mIh的投资回报率依然可以有13o多倍,其余o4年藤讯上市港股之前进来的股东,也能有累计2o~3o倍的好处,o4年以后到o8年的股东,回报率分别在2~6倍。

    至于o9年进场的,只能算是保本,但几乎没赚,或者说赚头还不如去之券商那儿买基金。

    2o1o、2o11年高位进场给藤讯投钱的人,只能说是他们该死了,他们砸进来的钱,会亏损掉好几成。

    藤讯早期股东的利益,好歹是被保全了下来。至于经历了过山车之后,能不能学习大黄易的丁老板一样,做一个“小而美”的公司,就看麻花藤的造化了。

    可惜,估计麻花藤没有丁老板的逼格。(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