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撩表心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275(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非公开发行的股票,温暖家就将成为嘉乐远的股东。她可以申请到嘉乐远董事会的一个董事席位,以后嘉乐远所做的每一个决策,都要有她的参与投票。而她手里握有的嘉乐远的股票,是定增时折价买进的,未来随着嘉乐远的市值增值股价上涨,她所拥有的股票总值会超过当初认购时所花的钱。假如未来她要抛售股票,又会额外多赚一笔差价。

    而嘉乐远,从温暖家这里得到定增融资的钱以后,便解决掉了资金缺口的问题,得以继续去完成它的仓储物流系统。等完成以后,做为股东的温暖家当然也可以一起共享使用。同样的,董兰也可以从她这里共享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以及共享她的房地产资源和房产经纪资源。

    这么一看,双方的合作倒是好处极多的一番强强联合,双方谁也不会单纯占了谁的便宜,但却谁都可以借力到对方的优势,以弥补自己尚有的短板。这一举,倒正应了她在峰会发言时的那个观点,“整合行业产业链,自己整合不起来,就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去整合”,而这句话恰恰是邵远启发她想到的。

    她笑起来。她这是把自己交给了一个怎样聪明的男人,他善于谋划、心有全局,又能两方平衡,左右逢源,为每个人都争取到最大化的好处。

    “你说得很有道理,有什么比我带着温暖家成为嘉乐远的股东更扬眉吐气的?”谷妙语笑着看向邵远,故意拿出一副温暖家董事长的派头,“那么,就劳烦邵总稍后帮忙运作一下这个事情吧!”

    想通过定增认购达成积极正面的合作关系,邵远认为有必要提前和董兰沟通这件事情。

    于是两天后,孟千影以温暖家所聘请的财务顾问身份拜访了董兰。

    她给董兰递名片的时候,递出去的是一张名头为“堂梦投资总裁”的名片。

    董兰低头看了看名片,不动声色地微微笑了一下,而后她抬头和孟千影寒暄:“上次听到你的消息,还是你和邵远读高中的时候。一晃你们都能独当一面了,我不服老不行了。听说你已经结婚了?”

    孟千影笑着点头:“是的,我先生叫毕堂,正在白手起家创业,他是我的偶像。”

    “白手起家”和“偶像”两个关键词,是来之前邵远叮嘱她说的。他想通过她和毕堂给他母亲在感官意识上做一个投射——看,家世好的人未必就得讲究门当户对。

    董兰笑一笑说:“白手起家,嗯。也挺好。”

    孟千影从后面的“也挺好”三个字里,听出邵远对他母亲的意识投射成功了。

    ——她怎么认识了一个那么鸡贼的人。

    寒暄过后,孟千影步入正题。她向董兰表明来意——嘉乐远非公开发行的申请快要上会了,过会应该没问题,在此之前,她代表温暖家对董兰表明意愿:温暖家有意参加嘉乐远的定增,认购嘉乐远的股票。

    董兰半晌无声,好一会后她笑着说:“让我听听这番操作背后的理由,我得判断一下想成为嘉乐远股东的人,是出于一种怎样的意图。”

    孟千影此行之前,接受过邵远的培训。邵远特意告诉她,会谈时把话说得稍微犀利一点不要紧,因为只有犀利一点,才能让他母亲破掉要面子的心理。

    于是孟千影有点犀利地告诉董兰,恕她直言,嘉乐远的效益近两年在走下坡路,现在做定增的上市公司很多,那些机构投资者都很谨慎地在择优,最后就算嘉乐远的发行申请过会、可以拿到发行批文,也未必有机构会愿意出钱认购。

    而现在嘉乐远急需的不只是资金,它还需要提供资金的认购方能够给嘉乐远带来其他资源,助力嘉乐远效益变好,让嘉乐远的市值得到提升,这样嘉乐远未来股价才能走高。

    而温暖家恰恰是符合这一切条件的认购方。

    孟千影对董兰说:“董总,温暖家认购嘉乐远,其实是两方之间的资源互换,是行业内的强强联合。”

    为了佐证这个观点,她摆了一些双方互惠互利的好处。

    “董总您看,定增认购完成以后,温暖家就变成了嘉乐远的股东,二者就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相关方,所以大家有什么好资源必定会互相分享。资源方面,嘉乐远可以借助温暖家切入到房地产和房产经纪以及智能家居等领域,同时还能共享温暖家的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等。

    “而温暖家也可以使用嘉乐远的仓储物流系统,还有嘉乐远的木业公司——嘉乐远的木业公司所生产的木门、厨柜、衣柜,工艺好材料环保,这是全国乃至国际都有名气的,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