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到六十年代的生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5(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个,是要多弄点。我还想着你几个哥哥都吃供应粮断不了,也就多给你几个侄子准备了点。”

    张翠拿出一张十斤的全国粮票递给郑老太。

    “这是爱党让我给您的十斤粮票,你让哥哥去买点细粮回来吧。”

    郑老太知道女婿有本事又孝顺,她也就收下了。

    娘俩说完话张翠就匆忙赶回去了。郑老太立刻出门找张老头去了。

    李老头带着几个儿子日夜赶工,没几天就偷偷的把地窖挖好了。现在李老太房里有一个地窖,放着家里的细粮和一些难得的好东西。后院里一个地窖装着红薯和土豆,厨房里有一个地窖装着家里的蔬菜。

    两个新的地窖一个在刘大伯房里,一个在仓房里。这两个地窖李老头打算装满粮食暂时封存起来,危急时刻才能动用。

    之后的日子李老头就带着几个儿子四处购买粮食。花光了公中所有钱,也没有把两个地窖填满。

    现在粮价越来越高,李老头也不打算再买粮。省着点吃家里也能撑两年的,到时候应该会好起来了。

    李老头就把两个地窖里的粮食做好处理以后封存起来了,钥匙给李老太保管。

    第7章第八章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河里的水也越来越少。供销社里的食物都越发的少了,城里的人每个月的供应粮已经开始减少,黑市上也已经不再卖粮食。

    村里的人都开始减少了每日的食物分量,就一把米几个红薯煮一大锅,女人和小孩吃上层稀的,男人看要干重活吃下面稠的。

    老李家虽然囤了不少粮,但不知道这场灾难什么时候才能过去,也不敢大吃大喝。比着村里其他人稍微厚了一点。吃的也是粥知识比较稠,男人每餐额外分一个煮熟的红薯。

    李妩才几个月,李老太怕她没有奶吃,特意没抠张翠的口粮,每天都嘱咐几个孙子去水边找鱼。

    刚开始偶尔还能找到一斤重的鱼,后来全是些小拇指大小的鱼。这河水很快也要干了,李老太也不浪费全给弄回来晒了小鱼干。这段时间下来,倒是存下来不少。

    没有别的补品,李老太每天给张翠炖点小鱼汤下奶。至于鸡蛋,李老太打算把这几个月收的做成咸蛋。

    等过几个月李妩能吃辅食了,每天要给李妩炖个蛋吃。至于孙子过个把月给他们弄个鸡蛋补补就成了。

    李家坳现在每天的公分任务就是给地里浇水拔草,为了让社员加快速度,村里规定每天干多少货,提前干完了就能去自家地里干活了。

    李家坳的村民们除了自留地还开了荒,这么多地好好的伺候着秋里总会有些收成。

    于是大家都很积极的上工,上午完成村里的任务,下午回家搭理自家地。

    妇女们每天一大早就起来去小山上找野菜,刚开始只要鲜嫩的野菜,后来老了的野菜也带回去,用开水收了以后晒成菜干。

    日子这么一天天的过下去,进入夏天的时候河里彻底断了水。可稻谷还在灌浆,没有水就算废了,可是拔掉又舍不得。

    村里年长的老人们一度伤心落泪,最后忍痛决定拔了稻谷种上红薯。现在还不是很晚,现在种上,秋里指不定能收点粮。

    这时候已经没有种了,一部分妇女在地里掐红薯藤,一部分妇女就在晒谷厂上用剪刀把红薯藤剪出一个斜切口。

    男人们抓紧时间把这些红薯藤移栽到地里,然后在水井里打上少少的水浇水。

    村里的两口水井水位下降的厉害,村里已经规定了一个人一天只能打一瓢水,一大家人怎么也能有一桶水,人多的能有三桶水。

    村里安排了人日夜守着水井,只能白天取水,一旦发现偷盗水的人,公分全部扣除,年底不分一颗粮。第二次偷盗直接以偷盗罪送到公社。这样一来暂时还没有人偷水。

    老李家人数算多的了,每天有两桶半的水。省省还是能用到的。

    李老头把旧年家里的两个大陶缸拿出来,稍微给洗了洗。每天打的水就倒在里头,不能用完,尽可能的囤起来。

    老李家现在用水是男人洗漱用一小盆水,女人和孩子用一小盆水,还都是洗白菜后留下来的水。废水也不能泼掉,得留着浇地。

    李妩每天额外有一小盆水洗漱,抱在手里的孩子不怎么脏,李妩上厕所会吱声。基本上不怎么费水,她妈跟着沾了点光有盆干净水洗漱。

    村里的孩子也有了节水的意识,一般是不喝水的,有尿也要憋着到自家地里去撒。家里不许他们弄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