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大典,按照礼法,通常要在周天子驾崩后一个月后才能举行。
  而具体流程就是,由朝堂公侯和德高望重的宗亲们先组成一个请愿团。
  他们会无比诚恳地请求皇储登基,此为“上表劝进”。
  这个时候,可以装模作样地推辞几次,也可以直接应下。
  而后,礼部就会开始筹备。
  其下有四个机构专门负责此事。
  一为司设监,有总理、管理、金书、典簿、掌司、写字、监工等人员,掌管依仗和帷幕。
  二为司天监,要观察天象,选择吉日良时。
  三为尚宝司,安置设备,保管符牌、印章。
  四为教坊司,主管乐舞和戏曲,贡献精彩的表演。
  前前后后,拢共约有数万人共同筹备。
  方可以做到万无一失,不出岔子。
  “三公只是受了一些轻伤,没有大碍。”
  “宗亲之中,主要是延平王和靖江王带头。”
  赵穆走在前面,没有乘坐车辇。
  弟弟赵原跟在后头,给他说着“请愿团”到底有些什么人。
  “到时候登基大典会在太和殿举行。”
  “皇兄你先去华盖殿做准备,然后乘坐云舆出行。”
  “等礼部官员祭告完天地宗庙,正好就是吉时。”
  “你便可以穿着衮服,由鸿胪寺的官员引导,过金水桥进入皇宫。”
  “午门外的广场上,文武朝臣分列御道两旁。”
  “皇兄直入太和殿就座,黑龙台鸣鞭,鸿胪寺高喊行礼,百官五拜三叩头,最后宣读诏书……”
  赵原似是特意了解过,对于登基大典的各个环节知之甚详。
  “你这么了解,干脆代替我参加典礼好了。”
  赵穆轻笑道。
  在他身后,远远跟着云漱玉和孤鸿子。
  这大概就是自己手头上,为数不多能拿出来的“势力”了。
  “嘿嘿,皇兄才是受命于天,真龙之相,哪里轮得到我。”
  这一次,赵原没有再表露出惊慌的神色。
  他知道皇兄与其他人不一样,心里始终顾念着亲情。
  而非是为了争权夺利,可以牺牲一切的冷血之人。
  两兄弟缓步慢行,来到长乐宫。
  外面车辇如云,太监、宫女排成两条长龙。
  内廷十二监的大宦官,也纷纷到齐。
  其中还有曾给他传旨的高公公,以及面无表情的大内第一高手,司礼监的陈朝恩。
  “今时不同往日啊。”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