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天下四十九州的子民而言,世家门阀垄断知识,江湖宗派垄断武学。
  两道进身之阶梯都被把持,使得绝大多数穷苦人家并无多少选择与上升空间。
  要么为奴为婢,为世家驱使;
  要么加入帮派,过上刀口舔血的日子。
  仕途?
  至少也得是个寒门子弟。
  关注公众号:,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不然没有半点机会。
  富贵?
  豁出命来才能得到的东西,那些世家子兴趣还瞧不上,觉得俗气。
  这便是万载以来,从未变过的神州格局。
  “殿下设想之科举,不仅有文科,还有武科。”
  闻太傅又仔细看了一遍,心中那份敬服之意愈深厚。
  “演武堂!讲武堂!一者评测,一者学习!”
  “武生,武徒,武士,武师……练肉,练筋,练皮,炼骨……准备得真是充分!”
  凡上位者,大多只会空谈韬略,很难考虑切实可行之处。
  其中少有者会顾及细节,思考周全。
  但只要落到如何实施,制定章程这等问题上,便就满头雾水。
  故而,世家门阀才会有幕僚、客卿。
  九五之尊的天子,才会需要文武百官,各自辅佐。
  世间无有全才,更无通晓所有之人。
  但赵穆的所作所为,完全打破了闻太傅的认知。
  这位年仅十五的皇储殿下,所写出来的方略极为详尽,
  就像是已经有人实施过一遍,各种变化,各种应对,有理有据,让人为之深深信服。
  “殿下根本不需要有人为他出谋划策,只是缺少执行之人罢了。”
  闻太傅无形之中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尤其是那两道奇术,造纸,印刷。
  彻底打破世家门阀对于圣人经典,各种学说的垄断和把持。
  “教化万民……要是人人都可念书识字,具备道德,那岂非完成了圣人才能做到之事!”
  位列三公的闻太傅,看向赵穆的眼光又有不同。
  除去敬畏,更有期待。
  “太傅要是觉得可行,那科举之法的提出者,便是你了。”
  赵穆淡淡笑道。
  推行科举,开办学堂,设立演武、讲武堂,编撰《武经》。
  这些都是排在位的几件大事。
  一旦做成,大势加身。
  什么世家门阀,江湖帮派,皆要化为飞灰。
 &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