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剑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零四章 朱颜敛藏(第6/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下宗选址一事,肯定是要在那旧朱荧王朝境内的。

    正阳山这些年从旧朱荧王朝,吸纳了相当数量的年轻剑修,除此之外,还有个相当不俗的剑仙胚子,龙泉剑宗那边竟然眼瞎了不去好好栽培,都在神秀山那边修行数年,阮邛竟然都不愿意收为嫡传,少年到了正阳山后,破境极快,如今跟寒露峰的仙子童真,有希望结为道侣。

    这第一件事,其实是小事,没什么争执。

    第二件事,商议正阳山第二批弟子的下山一事,先前一拨,在两位老祖师的带领下,已经赶赴老龙城。

    正阳山与藩王宋睦,一向关系不错,还要归功于陶紫当年游历骊珠洞天,与当时还叫宋集薪的少年,结下一桩天大的香火情。

    只是这第二拨,谁来负责护道,该派遣哪些子弟下山,都有大讲究。分量不够,容易让大骊宋氏恼火,可一旦分量太足,正阳山很容易伤了元气。

    所以需要好好拿捏分寸。

    那位陶家老祖明显早有腹稿,给出了一番章程,没有太大异议。

    再就是商议参与中岳山君晋青的夜游宴一事,又是小事。唯一需要上心的,是探探晋山君的口风,免得将来下宗选址一事,起了不必要的龌龊。毕竟晋青对于旧朱荧王朝的那份情谊,举洲皆知。

    接下来第四件事情,是锦上添花的好事。

    商议与清风城许氏联姻一事。

    正阳山这边,是修道天才,陶家老祖最宠溺的那个陶紫,清风城许氏那边则是城主嫡子,双方曾经一起游历骊珠洞天,这些年一直关系不错,而且双方长辈都觉得这是一桩天作之合。

    早先昏招不断的清风城许氏,后来与上柱国袁氏联姻,不惜以嫡女嫁庶子,才弥补了清风城与大骊王朝的裂缝。

    那手系红绳的妇人轻声问道:“陶丫头自己愿意吗?”

    陶家老祖眉宇间闪过一丝阴霾,只是有些话,难以启齿。

    陶丫头确实不太情愿,而且陶家老祖其实本身,也更多希冀着老龙城藩邸那边,能够有些暗示给正阳山。

    只是那个年轻藩王,不知是装傻,还是真将陶紫当做了妹妹。

    陶家老祖给了那妇人一个眼神,妇人心领神会,说道:“反正此事不急,不如让陶丫头去老龙城那边,见一见师兄妹们?”

    正阳山山主只是抚须,而无言语,沉默片刻,似乎听到了一个心声言语,点头道:“可以。”

    山主做出这个决断后,神色肃穆起来,加重语气道:“问剑风雷园一事,今天我们必须给出一个明确说法!”

    正阳山明面上只有两位元婴剑修,一位是正阳山的山主,一位则是陶家老祖。

    其余还有一位辈分最高的老祖师闭关多年,即将出关。

    此外还有三位金丹剑修祖师。

    正阳山,其实一直缺的就只是一位上五境剑仙。

    才会被风雷园李抟景一人,力压数百年。

    如今李抟景已死,那么约战新任园主黄河一事,就是当务之急,那个黄河,资质实在太好,正阳山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养虎为患。

    这个黄河,太过锋芒毕露,如今已是元婴剑修,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李抟景。所以此事绝对不能再拖了。

    现在正阳山就得找一个合适人选,去问剑风雷园。

    可无论是与黄河同境的山主问剑风雷园,还是出关即玉璞的老祖师出剑,都不合适,都差了辈分,而且后者还高了个境界。

    问题在于正阳山嫡传弟子当中,还真找不出一个能够与黄河问剑的,说不定连那刘灞桥出剑,就够正阳山剑修喝上一壶。

    供奉、客卿,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是一位旧朱荧王朝的天才剑修,昔年被誉为双璧之一,获得了朱荧王朝的不少剑道气运,可惜由他与黄河问剑,还是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除非此人愿意成为正阳山祖师堂嫡传。

    即便对方脑子进水,答应此事,正阳山一旦如此行事,就有可能惹来北岳晋青的心生芥蒂。

    所以选谁问剑一事,几乎成了整个正阳山老祖剑仙们的共同心病。

    结果今天还是没能议论出个万无一失的方案。

    陶家老祖恼火道:“实在不行,就由我舍了脸皮不要,去问剑一个晚辈!”

    山主摇头,“不妥。咱们最好能够赢得让人心服口服。”

    这位陶家老祖,比自己更有希望跻身上五境。对方要是问剑风雷园,赢了还好,若是输了,或是再有个意外,

-->>(第6/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