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皇帝陛下只需听着”的国师崔瀺?打得中土神洲“剑仙胚子”变成一个损人之语的左右,曾经驱逐天下水裔仓皇逃遁、只为求个活命而已的刘十六?逼得那个阴阳家6氏老祖师差点自行兵解却偏偏做不到的齐静春?还是那个前不久刚刚一剑砍掉大骊太后娘娘一颗脑袋的关门弟子?
  而这个风气的源头,正是眼前这个老秀才。
  老秀才点点头,然后眨了眨眼睛,“我真不知道缘由啊,我可是出了名的只会收徒教书,不擅长这些拐弯抹角,有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够够的了。”
  嗯。我老秀才不擅长,但是我的几位学生都很擅长。徒,小齐,关门弟子。
  至于左右和君倩就算了,都是缺根筋的傻子。只会在小师弟那边摆师兄架子,找骂不是?还敢怨先生偏心?当然不敢。
  封姨委实是好奇得很,她说道:“文圣老爷,给点提醒就成,必有回报!比如……我愿意帮着文庙,主动去往蛮荒天下做点事情,至于功德一事,全部算在文圣一脉头上。”
  老秀才摇摇头,“别了,前辈没必要如此。无功之禄,受之有愧。我们这一脉,不好这一口。”
  封姨坐回台阶,仰头狠狠灌了口酒,抹嘴苦笑道:“被文圣这么一说,我都不敢回小镇那边了。”
  以前没觉得如何凶险,更多是有趣,这会儿开始觉得瘆得慌。
  遥想当年。
  一座骊珠洞天,就那么点山河版图,就那么点人。
  小镇学塾的教书先生,曾经坐镇骊珠洞天的圣人,齐静春。
  后来的师侄崔东山,或者说是曾经的师兄崔瀺。
  桥下老剑条。五至高之一,持剑者。当年封姨他们一行人,其实都曾误以为她只是那尊剑灵。
  阮秀。李柳。火神,水神。五至高之二。
  药铺杨老头,青童天君,东王公,手握两座旧天庭飞升台之一,曾是男子地仙之祖。
  龙窑姚师傅。
  三山九侯先生,术法神通集大成者,天下符箓、炼丹的祖师爷。
  福禄街李希圣,道祖徒,白玉京大掌教“之一”。
  摆摊子的6沉,青冥天下,白玉京三掌教。
  泥瓶巷稚圭,世间最后一条真龙的雏形。
  走街串巷,推车卖糖葫芦,“算尽天事”的阴阳家邹子。
  封姨,老车夫,扶龙一脉祖师爷,中土阴阳家6氏主掌五行家一脉的6氏祖师。
  李二。看门的郑大风。
  原本有望打破那道天大门槛、以纯粹武夫之躯成神的止境武夫,崔诚。
  担任过一段时间窑务督造官的藩王宋长镜。
  目盲道士“贾晟”,三千年之前的斩龙之人。
  阮邛,宝瓶洲第一铸剑师。
  祖籍在桃叶巷的天君谢实,祖宅在泥瓶巷的剑仙曹曦。
  宁姚,如今的五彩天下第一人。
  后来白帝城郑居中也曾现身小镇。
-->>(第11/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