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也这个名字挂钩的虎头帽少年。
  在那故国家乡,白也成名于天宝年间,修道之后,更是被誉为白也诗后才有月。
  刘十六拎出一壶酒,笑道:“要是登上那条夜航船,说不定还能遇到些故人。”
  少年扯了扯虎头帽,“都是假的,了无生趣。”
  刘十六说道:“我打算去找个人,估计得孙道长帮忙。”
  少年嗯了一声,“我来开这个口,你就别欠人情了。”
  前些年邻近一处渡口鱼市,有两位外乡人新开了家酒楼,掌柜是位俊俏公子哥,跟白玉京三掌教一个姓氏,老板娘姓袁。
  此处的6台,一直处于阴神出窍远游的玄妙姿态,而那个合伙开酒楼、逢人就说自己是老板娘的女子,来自词牌福地,名叫袁滢,这位暂时未入道官谱牒的年轻女冠,传道人是那柳七和曹组,才二十多岁,却是数座天下的年轻十人之一。
  她登榜之时,其实年龄还不到二十,当时修道不过八年,在留人境停滞了六年,然后一步登天,跻身玉璞境。
  她对6台,属于一厢情愿的一见钟情。
  6台游历词牌福地,是奔着那半本月老的姻缘簿子去的。
  6台对袁滢一向没什么好脸色,理由是自己不喜欢太好看的女子,没信心白头偕老。
  两人在这淮南郡,一起办了这家酒楼,三层,面江背山,是6台花了大价钱才盘下来的,之前曾是一座生意冷清的仙家客栈,风景绝美,纱窗对江开,水树绿如。
  酒楼距离鱼市不远,6台在每天清晨准时去挑选各色河鲜,而且亲自掌勺下厨,手艺堪称一绝。
  郡城还有处渡口,若有漂亮或是艳状女子路过,必会风雨大作,磨损女子妆容衣饰。其实在青冥天下没什么仙家不仙家的,反正仙师都得有个道官谱牒,路上见着了穿道袍的,称呼一声道爷就是,肯定没错。
  酒楼有几样金字招牌,清蒸鳜鱼,油炸水老鳖,过桥米线,腌笃鲜。
  6台还交了一帮跑山人的朋友,所以酒楼既有河鲜,又有山珍,菜肴价格何止是不贵,不贵到了让郡城大小酒楼都跳脚骂人的地步,天底下哪有这么开店做生意的人,不想着挣钱,只求个不亏钱。酒楼之外,6台还雇山上的能工巧匠,建造了一座临水亭,当轩对酒,四面芙蓉开。
  6台经常独自一人去那边赏景,江上扁舟一叶叶飘过,像那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水边偶有老翁晒渔蓑,都是讨生活的父老乡亲,可不是什么豪放旷达的隐士。6台偶尔离开亭子,散步去与他们闲聊几句家常。
  因为得知在这边,得了谱牒的道官之外,凡是高中一甲三名的县,尤其是状元,县官可连升三级,县内百姓可免税三年,以示嘉奖。所以6台就跑去参加科举了,结果别说状元,连个进士都没捞着……酒楼仍是大摆流水席,宴请八方来客,当时6掌柜,手持一把并拢玉竹扇,向四方抱拳而笑,看得袁滢眼神恍惚,6公子实在太好看了!
  蓦然脸红,似乎想到了什么,随即眼神坚定起来,默默给自己鼓劲。
  一定要睡了6公子!
  他翻书会用一杆羊脂美玉的拨书,吃饭需要摆上一只琉璃渣斗,既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也能粗茶淡饭劣酒一壶,所以说6公子既能风雅,也能俗。
  今年早春茂雪,6公子经常腰别折扇
-->>(第11/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