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趁着这个机会,联系一下沃尔玛的采购商戈登,和costo的采购商海沃德,向他们表达一下,我愿意继续完成这笔订单的意愿,我们可以签署一个补充协议,这笔订单延期执行,等贸易禁令有所松动后,我会向沃尔玛和costo货,完成这笔订单。
  现在毕竟是特殊时期,我的这个想法要想执行,得你们外贸部门批准才行。而且跟外商联系这种事情,也还是得跟你们外贸部门请示一下,最好是通过你们的官方途径进行,这样以后也会省去不少的麻烦。”
  马德兴点了点头:“你的这个想法,倒是有一定的可行性,不过这种事情我做不了决定,得向领导汇报一下才行。”
  ……
  李卫东早就知道会有贸易禁令的事情,所以他拿到订单后,并没有进行生产。
  不过李卫东也没打算放弃这笔订单,他专门加盖了厂房,又打算再招一批工人。
  如果李卫东是那种玩投资的投机者,那么他肯定很乐意将那11oo万美金的定金揣进自己的腰包。然而对于一个实业家而言,却并不屑于赚这种钱。
  李卫东想要将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就不能贪图这点蝇头小利。
  换个角度说,如果今天李卫东以沃尔玛和costo违约为借口,收下这11oo万美金的定金,那么以后恐怕很难再从沃尔玛和costo拿到订单了。这笔定金会像一个刺一样,扎在沃尔玛和costo的心里。
  反之,如果李卫东愿意继续执行这笔订单,即便是晚两年才能拿到货,沃尔玛和costo各自也少损失了55o万美金,这笔钱会帮助李卫东,取得沃尔玛和costo信任,为双方的后续合作提供基础。
  在李卫东看来,花11oo万美金,进入到沃尔玛和costo的产品供应链中,这买卖很划算。
  李卫东当时选择要高额定金,也并不是想坑沃尔玛和costo的钱,而是担心定金要少了,沃尔玛和costo不在乎那百八十万的,直接取消了订单,那后续的合作也就没有了。
  更何况这四十万台多士炉的订单又不是白送,李卫东还是要赚钱的。
  以目前的成本价计算的话,4o美金一台的多士炉,利润非常微薄,但是过个一两年,情况就不一样了。
  随着中国制造业逐渐的兴起,工业制成品的产量会越来越多,各种工业零部件,未来的价格也会越来越低。
  就比如一台多士炉,现在的成本要39美金,但一两年后,成本可能会降35美金,到时候李卫东就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卫东才敢在广交会上喊出4o美金的全球最低报价,因为李卫东知道,这一批多士炉,真正货要等到一两年后,而那时候各种零部件的价格必然会降低。
  这种销售套路模仿了后世某品牌的手机,先推出一款配置极高的旗舰机,然后给予一个明显低于市场的定价,把性价比的噱头吵起来。而等到手机真正量产货,需要等大半年甚至一年,那时候所谓的高配置,已经变成了普通配置,零部件的价格也降了下来。
  李卫东便将卖期货手机的套路,套用在了多士炉上,卖了一拨期货小家电。
  ……
  次日一大早,李卫东就被叫到了马德兴的办公室。
  马德兴开口说道:“你昨天的那个想法,我已经向厅里的领导汇报过了,领导对此非常重视,他们认为你这种想法很好,咱们跟外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