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大炮等武器。
  你别看这现在西芝电器在家用电器行业一副如日中天的样子,但是他们的业务重心,已经开始向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领域扩张,家用电器在西芝的业务占比,只会越来越少。
  西芝公司的战略,是希望成为了IT行业的先锋。如果不是《日美半导体协定》的话,现在的西芝,恐怕早已经做出了世界上最好的半导体。虽然《日美半导体协定》限制了西芝在半导体方面的展,不过在个人电脑和存储设备上,西芝仍然是世界顶级的水平。
  试想一下,一个目光放在高科技产业的企业,又怎么会在乎我这个构造简单的蒸蛋器?他们怎么花费心思在蒸蛋器上?与其他家用电器品牌相比,西芝电器跑的太快了,都快要跑出家电领域了,这正是我选择西芝电器的原因。
  西芝的业务重心不是家用电器,这也就意味着西芝电器需要更多的代工,这对于我而言是一个机会,未来西芝会不断的削弱其家用电器的业务,我也有可能从西芝电器那里拿到更多的代工订单,到时候不光是区区一个蒸蛋器,我还能从西芝电器那里拿到其他产品的代工订单。
  若是换做其他的家电品牌,比如松下、比如日立、比如索尼,他们的业务重心始终是放在家用电器上。当然在未来,他们也会需要代工来降低成本,但至少不会像西芝这样,收缩其家用电器业务。”
  郑加男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她虽然是个律师,但是做生意的这些战略布局,她却不甚明了。
  ……
  李卫东原本的计划中,是想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毕竟做家用电器的,品牌是很关键的因素,甚至大部分消费者买家用电器,只看品牌,不看其他。
  然而严峻的外贸形势,使得李卫东不得不中断自己的品牌计划,他的小狗牌也只能暂时搁置起来。
  既然自己的品牌卖不出去,李卫东要想要继续在国际市场上赚钱,唯一的办法就是给国际大品牌做代工。
  做代工的利润不高,只能挣一个辛苦钱,但是对于八十年代末的中国来说,好像并没有挑三拣四的权力,只要是有钱赚,别管钱多钱少,先把钱赚到手再说!
  很多外国人懒得做、不屑于做、不愿意做的,中国人不嫌弃,统统拿来做,即便只有微薄的利润,即便是会付出健康和环境。
  这些都是展的代价,外国人又不是慈善家,他们不会把那些轻松舒适又健康的工作交给中国人,有躺着赚钱的好差事,当然要先留给自己。
  不过做代工,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对于李卫东而言,做代工除了可以积累资本之外,更可以积累技术。
  代工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对于当时还非常落后的中国而言,更是非常宝贵的机会。
  未来国内很多的知名品牌,都是做代工起家的。
  刚开始给外国人组装产品,然后一点点的进行零部件的国产替代化,最终实现产品纯国产,而这时候企业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生产经验,他们有能力推出自己的产品,靠着白菜价的竞争优势,再把曾经的外国品牌赶出市场。
  中国制造,就是这样从装孙子开始,一步步的成长起来了。
  ……
  李卫东没有在港岛停留太久,他拿着西芝电器六百万美金的订单,返回了羊城。
  此时广交会还没有结束。
&a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