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实业大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6章 贪小便宜吃大亏(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终还是没有将真相,告诉庞运杰。

    金阳株式会社所提供的踏板摩托车生产线,其实原本并不是生产摩托车的,而是用来生产农用三轮车的。

    这一点,李卫东刚开始并没有想通,他只是本能的觉得那个Ty-12的动机的数据很奇怪,直到李卫东看到金阳株式会社的资料。

    那份日文版的资料上显示,金阳株式会社是一家机械制造企业,而其主要的业务,就是农业机械制造。

    得知金阳株式会社是生产农机的,再考虑到这款Ty-12动机是二十年前的产品,李卫东心中顿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那就是这款Ty-12动机,实际上是为了农用三轮车而开的。

    农用三轮车这种东西,无论是在农业机械领域,还是在交通工具领域,都是一种很独特的存在。因为在中国企业进入到这个领域之前,农用三轮车几乎是一个空白的领域,没有人在用这种东西。

    农用三轮车是内燃机技术进步的产物,而在西方达国家的农业展过程中,是没有经历过农用三轮车这一个环节的。

    得益于工业革命,西方很早就进入到了机械农业的时代,西方的农民也早早的淘汰掉了牲畜,使用上了汽车和拖拉机。

    在那之后才是内燃机的不断改进,内燃机动力变得越来越好,体积变得越来越小,可以用于农用三轮车的动机也慢慢诞生了。

    也就是说在动机可以安装在农用三轮车上的时候,西方工业国家已经进入到了汽车时代,人家早已使用各种货车运输农产品了,自然也就没有研和生产三轮摩托车的必要性。

    所以在欧美国家,是没有农用三轮车这种东西的,他们压根不需要这种东西。

    而亚非拉的那些贫穷国家,他们的农业肯定是需要农用三轮车的,但是这些国家的工业基础太薄弱了,根本研不出农用三轮车这种东西。

    所以很长时间一段时间里,农用三轮车成为了达国家不愿意做、展中国家又做不出来的一种产品。

    而展中国家,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就只有中国,因此能用三轮车成为了中国农民的一大神器。二三十年来一直经久不衰,甚至还不断的升级改造,推出各种功能的新产品。

    与西方相比,日本则是达国家中比较特殊的存在。二战以后,日本恢复元气要比西方国家晚了十年,农业机械的展自然也就晚了十年。

    而且二战以前,日本农业的机械化程度远不如欧美,所以日本人曾经研究过农用三轮车,并且推出过相应的产品。

    那是在六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初,日本的工业展,使得日本的农业脱离了原始的人力和牲畜,开始大量的使用农机,再加上当时的动机自己书日渐成熟,农用三轮车也就应运而生。

    可惜的是,日本有着世界一流的汽车制造业,在农用三轮车兴起的同时,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开始生产微型小货车,也就说农用三轮车和微型小货车,几乎同时出现在日本市场上。

    日本的微型小货车技术还是很好的,价格便宜又实用,特别是斯巴鲁,生产出来的微型小货车绝对是世界顶尖的水平。

    日本农民的收入可是不低的,既然有便宜又好用的微型小货车,那还买什么农用三轮车啊!四个轮的不比三个轮的强!斯巴鲁的微型小货车不香么!

    农用三轮车和微型小货车同时出现,便注定了农用三轮车只是昙花一现,几年内便迅的消失在日本的市场上。

    李卫东在日本当研修生的时候,曾经修过斯巴鲁的微型小货车,也从一位年长的修车师傅口中,了解过这段历史。

    所以当李卫东得知,金阳株式会社又是一家生产农机的公司,李卫东便立刻意识到,Ty-12动机的数据,压根就是农用三轮车动机的数据。

    再仔细一琢磨,这款Ty-12是七十年代初上市的,那应该就是六十年研的,刚好是日本研生产农用三轮车的年代,李卫东几乎便可以确定,这个Ty-12动机,是六十年代为了生产农用三轮车,而研的动机。

    于是李卫东又询问了几个问题,比如动机体积、油耗、噪音等等,从庞运杰反馈的单案例,愈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Ty-12动机,确实是农用三轮车的动机。

    农用三轮车的作用是运输货物,农用三轮车的动机也是为了运货而研的,所以在某些特定数据方面,农用三轮车动机的确要比普通摩托车的动机好一些。

    但是农用三轮车的动机,显然不适合家用摩托车使用,但如果真要用的话,也不是不可能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