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纳米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章 开发和信心(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混口饭吃而已。”

      “听说燧人公司的期权激励不错,应该会配股给你吧?”王存节羡慕的问道。

      “确实不错,是龙图腾公司的虚拟股,有没有兴趣过来。”郑胜彪说着说着,就开口邀请。

      “好你个郑胜彪,挖墙脚都这么明目张胆了。”李英杰笑骂道,不过他又紧接着说道:

      “存节,你可以考虑一下,毕竟中科院的前景也就那样,对了,胜彪,龙图腾应该有外聘顾问、或者合作实验室之类吧?”

      郑胜彪点了点头:“确实有,不过核心实验室,一般不接受外聘顾问,只有签约科研人员,毕竟里面有很多敏感技术。”

      “哦?”李英杰若有所思:“你们的新一代纳米线纺织机进度到哪里?”

      “哈哈,这个可不能说。”

      人精一个的李英杰,显然读出一些信息:“看来你们的进度不错。”

      “毕竟三代同堂才是圆满。”郑胜彪隐晦地说了一句。

      三代同堂?李英杰、王存节瞬间反应过来。

      产业界一般有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一代的模式,虽然很多公司只能做到生产一代、研一代。

      从郑胜彪的潜台词中,他们知道缁衣纳米线纺织机的研进度,可能已经进入了第三代了。

      这个信息,让李英杰和王存节感到震惊。

      对于这个信息,其实郑胜彪是故意透露给中科院的,这是燧人公司暗中授意的。

      现在燧人公司要搞全新的芯片体系,必须给上面一个信心,而已经储备了一代缁衣纳米线纺织机,正在展第三代,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底气。

      想明白其中用意的李英杰,笑着说道:“老实说,你小子的嘴巴可没有这么漏风,是燧人公司让你透的吧!”

      “三代是真的,第二代已经可以生产了,只是目前单机的芯片制造效率还有些上不去。”

      “精度和效率多少?”王存节小声的问道。

      郑胜彪说了一个数据:“每天4oo~5oo亿晶体管,精度是2o纳米。”

      “不少了。”王存节言简意赅的说道。

      郑胜彪摇了摇头:“不行,现在cpu的晶体管数量都上1o亿量级了,一条生产线一天生产四五十块cpu,根本不顶用。”

      王存节也表示理解,毕竟他们是科研人员,想法还相对简单一些,商业化的思考,自然不能这样,他岔开话题:“纺织芯片的工艺,我个人非常看好,毕竟在未来的立体结构上,纺织法大有可为。”

      拿起一份芯片设计资料,李英杰有些感慨:“话说黄修远倒是舍得,竟然直接公开了纺织芯片的设计思路和细节。”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郑胜彪摊摊手:“纺织法芯片的生态,需要国内企业的支持,黄总这样做,是为了增强国内的芯片设计底蕴,毕竟国外的半导体不会善罢甘休的。”

      “是呀!接下来,肯定是疾风骤雨。”李英杰深有同感。

      国内之前不是没有展自主芯片的计划,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最后都无疾而终了。

      连之前展国产操作系统,都因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