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p; 不过贾蔷还未进门,就见有宫人自东而来,宣隆安帝口谕,召其进宫。
  贾蔷看了看天色,不知宫里又有甚么事,便往里面招呼了声后,前往了皇城。
  ……
  大明宫,养心殿。
  贾蔷被引至此处时,除了隆安帝外,军机处五位军机大学士俱在。
  贾蔷进来见礼,隆安帝也只“嗯”了声,算是叫起后,就继续同韩彬、林如海等人谈话。
  “新政开展至今,也有小半年了,就朕所知,京中各部衙的官员们,是叫苦连天,喊着撂挑子不干的人大有人在!”
  “不过,自己递辞呈的一个都没有,因怠惰不能完成差事而被罢免官职的,倒有不少。”
  “但总的来说,官员们比起半年前的面貌,已经好了太多!”
  “京中吏治要继续以考成法清查下去,不可懈怠,不查个吏治清明,就绝不罢休!”
  “但只京中如此推行,还远远不够,各省也要以京城为例,进行考成变法。”
  “治政便是在治官,官员不良,只会贻害一方百姓!”
  言至此,隆安帝话锋突然一转,看向贾蔷道:“贾蔷,这次你南下见着不少地方官员,你还上了封折子,将湖城知府说的没一丝人样。说说看,南边儿地方上的官员,到底都是甚么样。”
  贾蔷奇道:“皇上,这个还用臣来说?诸位大学士都是久历地方的干臣,他们难道不知道?”
  韩彬笑道:“贾蔷,官做到一定高度,身边能看到的坏事就不多了。只凭相看,又能看出甚么?我们下去视察巡视,都是爱民如子的好官。地方乡老,也多是说好话。”
  贾蔷摇头道:“元辅此言多半不是真心。”
  韩彬哈哈笑道:“如何不是真心?”
  贾蔷道:“元辅久历宦海,又在外省当了三十年的外官,再怎样也不可能看不见官场上那些恶心事。千里做官只为财,那些官员媚上而辱下。对上恨不得认上官做爹,比伺候亲爹还孝顺。又视下官为奴才,作威作福。官场风气不正,买官卖官之事简直不算新鲜事。这些还用区区小子来说?”
  韩彬看着贾蔷笑道:“老夫就知道,你这小子愤世嫉俗,说不出甚么好话来。若天下官员都是黑的,京城那么多官员,怎么慢慢都扭转过来了?过去,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如今却是不同了……”
  有内务府数次拆借过来的钱粮,使得新政开展的比预料中快了许多,因此眼下韩彬看贾蔷是十分顺眼的。
  贾蔷却不识抬举摇头道:“现在是皇上和半山公压的紧,盯的紧些,他们自然改了些毛病,但本质上,他们内心里是抗拒这样做的。他们做官是为了成为人上人,是为了享福财的,让他们以天下兴衰为己任,就有些强人所难了。他们也从来不信,半山公的考成法会一直严格执行下去……
  皇上,其实这等事不该问臣,因为臣自己都不明白,绝大多数读书人在读书时,心中多是怀有济世安民之志,是以匡扶社稷为己任的。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立太平。此张子四言,相信每个读书人都曾因此振奋甚至热泪盈眶,人人誓都要做个好官。可为甚么一入官场没几年,绝大多数就变成了油腻的官僚,为财、为官位、为美色、为清名,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底线和尊严呢?
  臣猜测,是他们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