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扫把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3章 大唐丢不起这个人(第1/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贾平安当即接下了此事。

      回到百骑后没多久,朱韬就来了。

      “此事我也颇为不解,那逻盛炎为何突然翻脸。”

      朱韬的经验是很丰富,可……

      “但凡这等商议,一旦决断了就不能反悔,否则朝令夕改,以后你把条件说的天花乱坠也无人搭理。”

      这便是外交规则!

      你代表着一个国家或是一方势力去谈判,答应了什么条件就是什么条件,咬牙都得去做了。

      这便是国家信用。

      若是你经常朝令夕改,那么外界对你的各种对外政策自然就失去了信任,不论你说什么,都是听其言,看其行。

      这便是失去信用的后果。

      “此事我与你一起应对。”

      朱韬很果断。

      “多谢朱少卿。”

      老朱是个纯粹的外交人,醉心于各国事务。

      等他走后,程达皱眉道:“南诏那边我也听闻过,那里说是气候不同于中原,民风彪悍,那使者既然是南诏领的儿子,定然不会轻易低头,武阳伯,此事不该接。”

      “胆小!”明静鄙夷了程达的稳,“那个什么逻盛炎既然盛气凌人,那便威胁就是了。难道大唐还怕了他们?”

      那边多山!

      真正被平定还是在大明开国初期。

      大唐后来几度出兵西南,结果损兵折将,国势越的衰微了。

      这让贾平安想到了一个地方:交趾!

      明初大明对交趾的统治并不稳当,当地豪族频繁揭竿而起。没办法,大明只能不断出兵,渐渐的交趾就成了大明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让大明不断失血,最后只能舍弃。

      南诏这个地方邪性,所以贾平安也不敢建言出兵攻打。

      再说了,现在那地方偏僻,若非靠着吐蕃的另一边疆土,大唐压根就不带多看一眼的。

      “……若是我出手,定然是十万大军南下,随后灭了六诏。”

      “明中官高见。”

      百骑之耻在拍马屁。

      明静有些小得意。

      “武阳伯以为如何?”明静觉得自己有些名将的天赋,就想请教这位厮杀汉。

      “然后呢?”贾平安随口问道。

      他在琢磨着此事。

      六诏以洱海为界,亲近吐蕃的五诏一会儿说俺对大唐忠心耿耿,哄些好处回去,一会儿又说吐蕃欺人太甚,求大唐做主。靠近大唐这一边的蒙舍诏因为在五诏之南,所以也被称为南诏。

      那五诏和南诏是死对头,而且他们的身后有吐蕃的支持,所以和南诏一直争斗不休。

      大唐不可能放弃南诏,那样会导致西南局势失衡,这应当就是南诏领细奴逻有恃无恐的原因所在。

     &em

-->>(第1/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