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在羞辱我!
  逻盛炎誓,贾平安就是故意的。
  他的眼中几乎喷出火来,但却不能反驳。
  贾平安打个哈哈,“朱少卿可在?”
  “小贾!”
  朱韬在里面应声。
  贾平安进了值房,“今日闲来无事,我便过来看看。”
  朱韬含笑,“咦!请了使者进来。”
  逻盛炎被引了进来,寒暄几句,朱韬就说些套话,一句有用的都没有。
  搞外交的难道都是说瞎话的天赋?
  贾平安在边上看热闹,实则是在观察逻盛炎。
  此人开始诚恳,可言辞间却带着些许不满。
  “贵使且回吧。”
  朱韬结束了谈话。
  逻盛炎深吸一口气,看了贾平安一眼。
  这是要低头了吗?
  贾平安微微一笑,却是格外的冷漠。
  南诏这个地方迟早会成为隐患,只要寻到机会,他自然会筹谋一番……
  逻盛炎起身,“前几日我身体不适,昏昏沉沉的,说了些不该的话……”
  等逻盛炎出去时,朱韬举手,贾平安猛地拍了一下。
  “小贾,此事成了,哈哈哈哈!”
  他起身看着几个下属,朗声问道:“如何?”
  那几人起身,“武阳伯果然大才。”
  这些都是专业的外交官员,外行人想让他们服气很难,而贾平安此次连续压制住了逻盛炎,一番推导在此刻大放异彩,让他们由衷的信服。
  有人拱手,诚恳的请教,“敢问武阳伯,你如何断定逻盛炎会低头?他就算是翻脸回去,南诏依旧存在。”
  “因为野心!”
  贾平安再度说到了此事,“上次我就说过,南诏的目的从不是什么抵御那五诏,更不是害怕吐蕃人的威胁,而是一统六诏。”
  此后南诏不断强大,最终一统洱海周边,立国南诏。这里面离不开大唐的支持。而大唐支持南诏的目的就是为了西南,让南诏牵制吐蕃。
  后续西南当地官员作死,导致南诏投靠了吐蕃,就此这个让大唐不断失血的漩涡就形成了。
  所以南诏要支持,但如何支持却值得商榷。
  ……
  “陛下,有御史弹劾贾平安殴打刑部官员。”
  柳奭作为中书令,官员的奏疏最后就要经过他这一关。
  李治皱眉,“为何动手?”
  “说是那些人辱骂了贾平安。”
  柳奭不带情绪的说道:“可他们却矢口否认,另外,陛下,百骑从刚开始护卫陛下,后来加了查探外藩消息之责,再后来又多了监察长安之责……”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