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多了些欣慰,但……
  殿内有人,不少人。
  他指着边上。
  王忠良一脸懵逼,磨磨蹭蹭的过去跪下,心想这话难道也错了?
  ……
  李义府此刻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按照大伙儿的看法,最多五年他就能一窥相位。
  宰相啊!
  这必然是要青史留名的人!
  中书舍人,监修国史,加弘文馆学士……李义府红得紫。
  他正在值房里看文书。
  中书舍人要负责起草诏令,文采不好自然是不行。
  李义府自信自己的文章能碾压当朝。
  “李舍人!”
  外面有人敲门。
  李义府抬头,“进来。”
  进来的是一个官员,他低声道:“先前长孙相公入宫求见陛下,说你得罪了他,建言陛下把你贬为壁州司马。”
  李义府的笑脸一下就僵住了,“多谢。”
  来人走了。
  李义府霍然起身,在屋子里转圈,越转越急。
  他喘息着,眼中血丝密布,“长孙无忌,你这条老狗,老夫定然要弄死你!”
  “壁州,进了蜀地还能出来?”
  李义府喘息着,神色惶然。
  渐渐的,他平静了下来,去寻了好友,同为中书舍人的王德俭。
  王德俭听闻此事,第一反应就是,“不好,你这一去怕是就回不来了。”
  李义府坐下,脸上的笑容也维持不住了,“此刻快下衙了,诏令明日上午就能下来,老夫难逃此劫。”
  王德俭看着他,突然微笑。
  这一笑,恍如诸葛丞相,又像是周都督。
  “此事,其实也并非没有办法……”
  ……
  皇城就是大唐政务中枢,各大部门在夜里都会留人值守,以防紧急事务。
  今夜中书值夜的就有王德俭。
  但他笑容满面的回家了。
  “李舍人今日代替老夫值守。”
  夜色降临,皇城里越的安静了。
  一个官员出了中书省,缓缓走向宫城。
  他走到宫门外,轻轻叩门。
  上面有卫士,闻声往下看了一眼,“谁?”
  官员抬头,“中书舍人李义府。”
  “何事?”
  除非是紧急事务,否则晚上宫门不会打开。
  
-->>(第2/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