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很滋润,让他不禁倍感惬意。
  “陛下带着相公们,还有一干将领去了右武卫校阅。”
  潘进关嗯了一声,“为何突然校阅?”
  “说是刚从漠南回来的一个将领上了奏疏,说长安诸卫都是看门狗。”
  潘进关大怒,“贱狗奴!诸位老帅没弄死他?”
  “没,陛下说去看看,于是就去了右卫和右武卫。”
  潘进关冷笑,突然一怔,“漠南回来的?谁?”
  “唐旭!”
  ……
  右武卫。
  程知节冷着脸,“停了。”
  李治站在那里,“下面不必看了。”
  君臣回宫。
  “朕听闻国之将亡,武人必先颓丧。大唐立国不过数十载,有人告诉朕大唐军队战无不胜呢,朕深以为然……”
  李治不想坐下,于是臣子们也跟着站立。
  “大唐曾击败突厥,曾击败那些强敌,所有人都以为大唐的刀锋将会一直锋锐,可却有个臣子告诉朕,长安诸卫渐渐蜕变了!”
  李治面色铁青,“看门狗!”
  群臣低头。
  “可朕要的不是看门狗,大唐要的从不是看门狗!”李治第一次冲着群臣咆哮,“朕要的是虎贲,大唐要的是能让百姓为之骄傲的无敌雄师。可如今这一切何在?”
  “朕想到更深处,不禁觉着毛骨悚然。”李治的眼中多了忧虑,“若是没有唐旭的奏疏,朕会无视了这些,大唐依旧会战无不胜……军队会渐渐颓废,直至一个强大的敌人出现,把大唐打回原形!”
  后续府兵就完全靠不住了,边塞改为募兵制,长期定点服役,这也给了安禄山的造反提供了温床。
  当军队变成募兵制,长期成为某个将领的麾下时,自然而然的……藩镇就出现了。
  野心的膨胀来自于实力的膨胀。
  府兵制的溃烂,助推了一把大唐的衰败。
  府兵制的衰败原因很多,比如说兼并土地……本来土地就不够,再兼并一下,耕战结合的府兵去哪种地?
  但府兵的战斗力逐渐下滑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程知节深吸一口气,“陛下,今日所见,老臣也颇为震惊。老臣回想……其实左卫也再无当年那些府兵的悍勇了。老臣失职。”
  “臣等失职。”
  武将们齐齐请罪。
  “要如何做?”李治猛地想起了唐旭的建言。
  “当严厉操练。”
  这是法宝。
  贾平安缩在角落里,想到的是从严从难,三从一大。
  马丹,操练流于形式,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大唐府兵
-->>(第2/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