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配音天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7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上周《乡村爱情12》再度刷新最长寿普通话剧集的历史纪录?

      从当年被认为只有中老年人才看的农村喜剧片,到如今成为流媒体平台上的热门内容,《乡村爱情》系列不仅仅将内容延续12季,更是从热度和话题度层面保持高水准?

      影视史上这么多大Ip,为什么唯独《乡村爱情》做到这一点?

      《乡村爱情》和赵家班的秘诀,其实从《乡村爱情12》上映前的宣传策略便可窥得一二:从去年年底定档开始,剧集的官方微博就不断和老舅等当红明星做起跨界互动,各种抖音、快手创意视频与表情包病毒营销更是玩得飞起……

      而在剧集内容层面,从官方微博提前释放出的物料来看,《乡村爱情12》的一大核心仍将是象牙村二代们。换言之,从内容到故事,《乡村爱情》都在不断向年轻的用户群靠近。

      《乡村爱情》能够走到今天,正是因为它在不断更新和迭代,从而保障其始终不会落伍。

      电视剧史上多数系列剧集都是越播越糊,能播11季的《乡村爱情》绝对算是个奇迹,并且11季的豆瓣评分都在7分上下、没有太大波动。

      不看《乡村爱情》的人,可能很难相信这组数据对比的真实性,《乡村爱情11》活跃用户中,有88%是29岁以下的观众;其中2o-29岁的9o后观众占到了越《黄金瞳》《都挺好》《东宫》等剧集。

      来自网络视频内容消费主力9o后的支持,把《乡村爱情》捧成最具影响力的系列Ip,而吸引他们的,则是轻松幽默的情节和由此衍生出的大量互联网文化。

      这样的结果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十多年前当赵本山开始做一系列农村题材作品时,想到的是通过电视剧正视中国农民的思想和生活状态,要尽量为他们解决点问题、关注三农问题。

      但在十多年后后,赵本山个人命运的起伏,偶然地将这个Ip推向互联网和年轻人,而在网络这块土壤里,原本的农村故事被逐渐解构与重塑,并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状态。

      《乡村爱情》能走到这一天,靠的早就不是乡村情怀!

      《乡村爱情》之前,赵本山拍过两个名响全国的电视剧系列,一个是o2年开播的《刘老根》,一个是o4年开播的《马大帅》。从单部作品的影响力看,二者并不输《乡村爱情》。可就延续性而言,它们又都不能与《乡村爱情》相提并论,前者只有两部,后者也仅拍三部。

      《刘老根》的完结,很多人将其归根于高秀敏的去世和编剧何庆魁的淡出,但其实早在高秀敏去世前的o4年,赵本山就已经意识到这个故事讲不下去。

      《刘老根》不好再拍了,因为刘老根是农民企业家,再往前走越走越大,而越大就越不好看,越大就会越离开土地。

      意识到这一点的赵本山,在《马大帅》时就调低了视角,把故事的重心从企业家降到希望在城市里闯出一片天的普通农民身上,并且别有用意地策划马大帅的悲剧人生。

      马大帅整了个学校,但不行后他还得回到土地上来,就是不能让他得好。你想让他好但他没有好,这才有戏看。

      不过这样一种都市外乡人的故事,因为核心人物过少,拍到第三部时也开始因为模式化而逐渐陷入疲软。

      赵本山的危机意识来得可能要更早一点,因为早在拍《马大帅3》之前,他其实就已经在找寻下一个故事。

      而或许是吸取到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