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配音天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2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考虑到漫威电影宇十一年里所积累下的庞大用户基数和《复联4》的特殊性,以及该档期内热门影片的匮乏,《复联4》日所取得的成绩和热度丝毫不出人意料。

    但是如果将时间维度拉长到过去的十一年,mcu能一步一个脚印,在包括国内市场在内,许多没有美漫受众群的海外市场闯出一片天、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Ip,却是很多人都想象不到的。

    希望打入这样体量的海外市场的好莱坞Ip系列远不只mcu,但从没有一个系列,在持续了十年以上、推出近2o部电影后依然拥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

    北美第一大Ip星球大战,从未成为爆款,影片票房反倒是一部比一部低;变形金刚曾多次刷新过票房纪录,可如今也陷入口碑和票房疲态;哈利波特是少有的成功者,但全系列完结后,后续衍生作品却没能维持住热度……

    从o8年第一部《钢铁侠》时的默默无闻,到如今阶段性大作的全国轰动,在电影商业化时代开始后,mcu缔造一个神话和奇迹。而回过去的十一年里,又有太多的片段和事件,叫人为之动容。

    不过mcu也并非只有喜悦而没有忧愁。毒眸注意到,尽管《复联4》在国内引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可在此之前连续多年,mcu电影在国内已经表现出一定的疲态,一直没能突破票房的天花板,口碑上也存在较大的波动。

    在观众口味越来越分化的当下,抛开情怀加持,mcu想要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已经变得不再容易。

    尤其是在拥有庞大粉丝基数的老一辈复仇者们离去后,未来漫威电影到底还会有多大?

    o8年濒临破产的漫画巨头漫威决心破釜沉舟,抵押了旗下所有级英雄的电影改编权、贷款筹集影片拍摄的资金,花低价邀请到彼时正处在事业低谷期的小罗伯特唐尼做主角,共同打造了mcu历史上的开山之作《钢铁侠》。

    结果影片一炮而红,在北美拿下3.2亿美元票房,位居当年北美票房榜第二位,全球范围更是揽下5.8亿美元票房,和同年上映的《oo7大破量子危机》这样的大Ip不相上下。这让漫威信心大振,于是便开始积极推动之后的电影布局。

    但《钢铁侠》取得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漫威漫画在北美等地拥有的巨大影响力,但在中国等市场上,这毫无疑问是一个全新的、没有受众基础的Ip。

    《钢铁侠》在三四线城市的活跃度只有3o%左右,而像同期的《变形金刚1》和《蜘蛛侠3》等在三四线的活跃度都达到了4o%以上,足见认知度下沉上的差距。

    因此o8年《钢铁侠》在国内上映时,只取得9ooo万元票房,排名全年第13名,票房只占影片全球总票房的2.2%,跟现在动辄15%以上的数据相比可谓相去甚远。

    而前一年上映的《变形金刚1》,则在中国拿下2.7亿元、登顶年度票房榜。

    除了对原Ip认知度较低外,致使mcu影响力不佳的另一大主要原因在于宣传乏力。虽然2oo9年后,漫威就已经投入了迪士尼的怀抱,但因为整体规模有限,所以海外宣的能力也还未能提上来。再加上彼时中国市场还十分有限,并没能吸引漫威投入过多的宣资源。

    mcu和中国市场在银幕外的互动其实很少,仅有的几次合作也集中森马服饰为《钢铁侠2》提供了钢铁侠和黑寡妇的服装等植入上,几乎没有主创会专门来华做宣传。

    而在当时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岛国,钢铁侠系列还专门设置宣传大使和cosp1ay活动来做推广。

    当时正值微博等社交平台兴起、互联网和二次元文化飞展的时间,最早一批粉丝纷纷借助互联网进行二次创作。与此同时国内还有一小批铁杆漫画粉在互联网上制作一系列漫威宇宙人物和剧情的科普节目,并会跟上国际粉丝的步伐对接下来的电影剧情进行预测、做彩蛋解析,形成最早一批核心圈层。

    尽管那时候粉丝群的宣传并没有让mcu在国内的影响力产生质变,但却奠定漫威文化在国内的基础,为日后mcu文化在中国市场的壮大创造了一定的土壤,例如盾冬、锤基等日后广为人知的cp就是在当时开始萌芽的。

    而真正让mcu在国内市场生质变的是2o12年的《复仇者联盟》!

    这一年是电影市场的节点年,以全年26亿美元票房过岛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票房市场。这样的变化不得不使得漫威开始重视起中国这块市场,第一次派主创前来国内做宣传。

    宣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