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交给了崔统。
  这崔统是崔鹤之弟。
  是十八家中,少有读书识字,学习过儒学经典的。
  只是没有通过童试,没有成为秀才。
  而崔统又不想捐钱,捐一个秀才。
  于是这任务就落在了刘建的头上了。
  不过也正因为崔统真正读过学院。
  所以这次学司司长选举。
  崔统成了不二之选。
  而崔统刚一当学司司长。
  刘建就将自己所编写的教材交给了崔统。
  让崔统进行推广。
  刘建所编写的教材。
  主要涵盖了两个方面。
  其中之一,便是简化文字。
  这是刘建凭借记忆,在加上如今大明所学的繁体字所编写的。
  众百姓和学校内的孩童会先学简化文字,之后再学习繁体字。
  如此循序渐进。
  更方便扫盲和学校学习。
  这本教材刘建总共编入了一万个字。
  基本涵盖了常用的汉字。
  只要全部学会。
  这些百姓,孩童至少读书可以读懂了。
  除去简化文字外。
  刘建所做的另一个创举。
  便是引入了注音汉字。
  为了方便文字学习。
  给文字注音是肯定的。
  不过刘建觉得不可能直接引用后世那种汉语拼音。
  毕竟这可是拉丁文嘛,让这个时代的大明人去学习这些泰西文字。
  哪怕最卑贱的贱民,也不会接受。
  而如今汉字以偏旁部加简单汉字串联注音又太过复杂。
  所以刘建思来想去,便以如今大明所使用的南京金陵官话,也就是如今各学院内学习的洪武正韵为标准。
  引入了后来民国时期章太炎等人所编写的注音符号为基础。
  重新编写了一套注音汉字。
  整个注音汉字包括三十七个汉字符号。
  其中声母21个,韵母16个。
  如此,汉语注音,学习,便不再是难事
  打开新式教材,先便是注音汉字。
  之后便是简化文字和繁体文字的对照和注释,当然各种汉字的读音也用注音汉字一一标明。
  为了编写这套新式教材。
  刘建很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