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豪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九章:钟表(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sp;它的工作原理属漏水计时,而造型似宫灯,放置于皇宫的大明殿,所以称之为大明殿灯漏。

      《元史·天文志》对它有专条记叙。

      灯漏之制,高丈有七尺,架以金为之,其曲梁之上,中设云珠,左日右月,云珠之下,复悬一珠。梁之两端,饰以龙,张吻转目,可以审平水之缓急,中梁之上,有戏珠龙二,随珠俯仰,又可察准水之均调,凡此皆非徒设也,灯球杂以金宝为之,内分四层,上环布四神,旋当日月参辰之所在,左转日一周,次为龙虎乌龟之象,各居其方,依刻跳跃,铙鸣以应于内,又次周分百刻,上列十二神,各执时牌,至其时,四门通报,又一人当门内,常以手指其刻数,下四隅,钟鼓钲铙各一人,一刻鸣钟,二刻鼓,三钲,四铙,初正皆如是,其机隐于柜中,以水激之。

      虽然各种计时古已有之,而且比西方先进许多。

      著名科技史专家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研究了欧洲钟表与中国宋代水运仪象台后,曾在他的《中国天文钟》一文中断言中国天文钟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

      欧洲最早出现机械钟是132o~135o年间。

      不过对于刘建来说,这些工具,对自己并没多少用处。

      因为无论是哪种计时工具。

      都只能记录时辰和时刻两种。

      而刘建需要的,是要精确到分,秒才行。

      所以刘建也就只能打破常规,重新设计了。

      故而自童子试后,刘建就将自己关在了书房内。

      除去研究一些能够找来的华夏古代计时器的书籍外。

      刘建还思索着后世的摆钟和怀表,手表的结构构造。

      后世的钟盘,大多是以小时,分,秒三种计时。

      一小时就相当于如今的半个时辰。

      所以就刘建来说,直接将表盘指针设计成时辰针,分针,秒针即可。

      一圈还是六十分,六十秒,而时辰一圈六个时辰。

      如此就可以细分为上午和下午了。

      反正按照时辰和小时对照,子时是23~1点,丑时是1~3点,寅时是3~5点,卯时是5~7点,辰时是7~9点,巳时是9~11点,午时是11~13点,未时是13~15点,申时是15~17点,酉时是17~19点,戌时是19~21点,亥时是21~23点。

      以此为准设计表盘完全不是问题。

      内部在按照摆钟,怀表结构,设计各种齿轮,擒众器等结构。

      一个完整的钟表不就完成了嘛。

      反正现在有了钢铁,以此打造大型摆钟完全不是问题。

      把各种部件打造大一些即可。

      虽然精加工还不能做到。

      但是找一些手艺精湛的铁匠,进行小零件打造。

      怀表也不是问题。

      这些并未困扰刘建。

      然而刘建在设计之时,还是犯了难。

      到不是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