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二年四月十一日。
  刘建洗漱穿戴整齐,出门往书院而去。
  而这时,书院之中来了一位让刘建意想不到的神秘来客。
  “弘载几时到的,怎么有闲来书院之中”
  杭州书院正堂中,蒋群益正看着一位二十二岁的年轻人,笑道。
  “禀蒋师,学生听说蒋师又将新收一位弟子,且此子天赋异禀,故而前来一观”
  年轻人向蒋群益拜道。
  “哈哈,原来如此啊,弘载远在淳安,也听说了啊,好,好,哈哈”
  蒋群益听后,笑道。
  “此子的确天赋异禀,恐怕还在弘载之上啊,以我观之,此子成就,进士都是最低的了”
  蒋群益说道。
  “哦,此子有这么厉害”
  年轻人听后,问道。
  “错不了,不说别的,弘载能把四书章句集注背出来,并用不到三个时辰的时间默写出来吗,还一字不差,一气呵成,更别说,我细细观察,其三个时辰纹丝不动,只专注于自己书写,此子天赋极高啊,冠绝我浙江文坛,也不为过也”
  蒋群益捋了捋胡须,笑道。
  年轻人听后,面露惊讶。
  “可是我听说他是富商刘信之子,这商人之子也有这般才华”
  年轻人有些不信。
  “古语有云,有教无类,商人之子难道就不能治学典籍吗”
  蒋群益定了定神,说道。
  “蒋师所言极是,是弟子唐突了”
  年轻人拜道。
  “到是弘载你,还是早日料理完家中诸事,早日入仕为妙”
  蒋群益看了看年轻人,笑道。
  “谢恩师关心,只是弟子父丧未完,家母也已仙去,家中变故,无心科考,故弟子打算为父母守孝满六年后,再行科考不迟”
  年轻人拜道。
  “此自是应该,只是到那时,你也行将而立,恐有不妥吧”
  蒋群益想了想,说道。
  “无妨,厚积薄,未尝不可也,恩师不是教导弟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弟子正可以此时多多沉淀,多多积累,为未来报效朝廷,报效社稷出力”
  年轻人拜道。
  “恩,你既然已有打算,那我便不多言了,一会刘郎就会到,届时弘载也一起见识一番,如何”
  蒋群益笑道。
  “此正学生所愿也,哈哈”
  年轻人听后,哈哈大笑起来。
  另一边,刘建一路穿梭。
  不久便来到学院门口。
  走进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