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书了,还可以进刘晋麾下的产业做工,这样的好事情,对于普通的老百姓家庭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奇幻。所以不仅仅是麾下各个产业的员工子弟进来,很多知道消息的人也托关系送人进来,做官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太远了。
  能够进刘晋麾下产业做事,这也是一份美差。
  厺厽 奇幻小说网 7o4uao.coo9 厺厽Ӎo要知道在弘治十四年的时候,刘晋麾下的这些产业,所有的员工平均月响都已经过了六两银子,如果算上年终奖之类的,这待遇就非常的优厚了。
  这其中,懂技术,会识字的技术工,师傅之类的,收入就更高了。
  以天津造船厂为例,天津造船厂的师傅分了很多级,即便是最低级的造船师傅,月响也是过十两银子,算上绩效、奖励之类的,年收入过两百两银子。
  如此高的收入,在这个时代来说妥妥绝对的高薪,至于管理和高级师傅,那收入就更加的可观了。
  造船厂的员工都知道,也都清楚,他们的亲朋好友等自然也知道,所以想要进天津造船厂附属小学的人很多。
  原本仅仅只是计划招生五百人的天津造船厂附属小学硬是招收了一千多名学生,为此也是不得不扩建学校,申请更多的经费。
  不过好在刘晋对此非常的大方,基本上愿意来读书的孩子,刘晋都说了,尽量都收下来,预算不够可以追加,教师不够可以再建,老师不够可以再请。
  总之只要愿意来读书,都要收下来,这个时代的人,想要读书实在是太难了,刘晋有的是银子,没地方花,用在教育上面比用在什么地方都强。
  为此不单单是麾下产业有附属小学,刘晋也在京城、天津、淞沪、琉球等各个地方建立了很多的免费学校,每年光是花在这上面的银子都要上百万两银子。
  如此大笔的开支,全部都是刘晋在承担,并且还乐此不彼,还在大明各地新建更多的小学、中学……这一点上面,让很多原本要指着刘晋鼻子骂人的腐儒也是不得不闭上自己的嘴巴,不管怎么说,刘晋这也是在教书育人,尽管这四书五经的内容实在是太少了,让他们非常的不爽。
  但不爽归不爽,有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他们能够做的就是不断向刘晋这边建议,应该加强传统的四书五经教育,不要教授太多的旁门左道之类的。
  但刘晋鸟都不鸟他们,我自己花钱建的学校,想要教什么就教什么,没看到弘治皇帝对此都是大加赞赏吗?
  我办出来的学校教出来的学生又不参加科举考试,不会抢你们儒家子弟的饭碗,还哔哔个锤子。
  厺厽 妙Ļo8库 o9o5aobo5o7u.coo9 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