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就是一个噩梦难度的副本。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使用的只有钞能力了。
  老陈同志公章一盖,直接就同意了张远收购其他eda软件公司的提议,而且一收购就是照着前十的排名来。
  只不过哪怕是收购了这前十的公司,eda的研究人员满打满算也才只有八百多人。
  没办法,eda软件设计门槛高,全世界范围内从业人员也就2.5万人左右,国内大概只有15oo人,甚至有可能还不到这个数,他们现在已经是国内eda软件研究领域的半壁江山了。
  而且这八百多人的研究方向还不一样,想要靠这些人完成整条碳基芯片产业链上面需要的eda软件,张远觉得希望不大。
  要不是陈神说过他本人也会在研究过程中给予支持,说不定张远就哭出来了。
  转完新闻,沙雕网友们的反应也没来得及看,陈神吃完早餐之后就朝着今天的目的地出。
  他今天还有一个讨论会需要参加,是关于光声检测的。
  会议讨论的问题是专供光声检测使用的计算中心需要建多少所,怎么建,建在什么地方……
  按照目前的展规划,未来光声扫描仪会作为一项医疗基础设施扎根国内城乡,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检查需求。
  再考虑到光声检测的结果计算需要大量算力支持,所以建立专门供光声检测使用的计算中心就十分有必要了。
  现在需要确定的问题只是要建多少。
  车子行驶到会议地点停下,刚刚下车就有接待人员走上前来。
  “您好,陈总师,我是负责与您对接的人,叫高洪流。”高洪流看着陈神,主动把自己手上的会议文件递了过去。
  “你好,我们先到会议室去吧。”
  陈神跟他握手问好,把文件接过来查看,跟他一起往会议室走去。
  此时。
  会议室里面,参会人员已经6续到达,此时正趁着会议开始之前交流谈话。
  “最近那篇光声检测原理的论文你看了没有?”一名秃顶的地中海学者想起今天讨论的主题,转头询问旁边的老朋友。
  他卢承志只是一个数学教授,看不懂光声检测的论文,不过他的老朋友应该能看得懂。
  旁边的老朋友常盘说道:“那篇论文我不止看了,还帮一个朋友做了翻译。”
  “好家伙,我之前还以为那位天才的强项是机器和人工智能,没想到他连生物医疗都可以掺进来一脚,而且一来就是这么大的一个成果!”卢承志用手比划着,试图说明这个成果给他的震撼。
  只不过这个不需要多说,他的老朋友常盘十分明白他想要形容的感觉,“可别提了,我现在都感觉这辈子白活了,研究了几十年,结果还比不过一个年轻人。”
  “而且我听说这个成果可能会得到诺奖,很可能不需要排队,甚至还有可能是独享成果,据说已经有不少人打算联名推荐了。”
  现在的自然科学领域的诺奖已经很少看到有一人独享的情况了,更不用说陈神还有可能跳过前面那么多排队的人直接得奖。
 &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