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影黑科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4章 地月激光通信系统(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看着直播间里的藏羚羊号起飞,逐渐化成夜里的一颗星辰,国内许多人都不禁湿了眼珠。

      “我跟你们不一样,看着藏羚羊起飞,你们只会欢呼叫好,而在战忽局上班的我却只能看着银行卡余额掩面痛哭,今年的年终奖又泡汤了!”

      “哥们,你还算好的了,我们这里已经准备撤局了,领导昨天跟我说现在已经不需要这么多人了,瞬时间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众所周知,自《环太平洋》上映以来,国内影视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拥有了专业的建模、摄影、渲染团队,更是把aI技术运用到了特效制作上,可以按要求完成建模、aR特效等工作,配合级计算机更是能制造出实时的逼真影视效果,以下画面出自棱角科技集团的实时aR特效,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楼上的兄弟就别努力了,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一时间弹幕都哭成一片,不知道多少名战忽局的员工在这里落下了贫穷的眼泪。

      不过这一切都随着藏羚羊号内部的摄像头打开而终止。

      跟飞的时候一样,在藏羚羊号内部舷窗安置了一个摄像头负责传输直播画面。

      同时在机身内部还放置了一套移动式的地月激光通信系统,其中包含了一套大功率激光射器,专门负责向地球射信号。

      而在地球上,不仅在地面部署有望远接收器,最近还用逐渐富余的火箭在太空中部署了数枚接收卫星,通过这套接收系统,国内可以随时侦测到从月面射器射过来的激光信号。

      理论上,在这套系统部署完成之后,只要藏羚羊号把机身内部的那套激光通信系统留在月面上,国内就可以持续实现跟月球的高网络通信。

      而这套系统的设计指标达到了破纪录的2gB/秒,传输度比此前国内外试验过的所有通信系统都要快。

      这一套系统是在藏羚羊号飞之后,为了登月任务而设计的。

      它不仅可以试验空间级高信道的建设,同时还可以让地月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高效。

      之前国内使用的是无线电通信,通过架设的鹊桥地月通信中继星连接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设备,好几年下来在地月间传输的数据也只有1.2g,这个通信能力足够满足国内之前的航天需求。

      但是在核动力藏羚羊的时代,如果还是保持这个通信效率,那上月球的宇航员跟地面的交流沟通就跟用着2g网进行视频通话一样。

      再把这种通信能力跟核动力藏羚羊比较一下,就跟一个开着豪华跑车的人,却用着上个世纪的大哥大……

      所以这套激光通信系统才会应运而生。

      因为激光通信最主要的一个优点就是带宽高,俗称网快。

      而且这套系统还可以满足国内登月时候的直播需求。

      登月是必须要搞直播的。

      对面在上个世纪登月的时候,也搞了电视直播。

      当时的直播画面甚至卡到了o.6帧每秒,说是ppT直播一点都不为过,这种帧率能让所有人都戒掉游戏,因为在这种帧率下的游戏已经变成了一种名副其实的精神折磨。

      而且当时直播的画质也同样糟糕,从画面上只能分辨出一个人形,其他所有设备都模糊到了分辨不清的地步。

    &a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