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p;emsp;默默无闻的徐庶一下子成了红人名人,甚至有人隐隐猜测,销声匿迹许久,一直当咸鱼的徐庶也想在新的时代挥自己的作用了。
  “若能助汉中王勘平乱世,我徐庶就算身败名裂,也心甘情愿。”
  他在家中朝着母亲的灵位缓缓下拜,在心中默默祝祷。
  说起来,这还是司马懿的主意。
  司马懿之前曾经告诉徐庶,整个朝廷所有人都知道他在想什么。
  你这一把年纪的人了,若是真想实现胸中的抱负,就不应该学着小孩子闹脾气,自暴自弃。
  位置越高,才越能挥自己的本事,
  傀儡皇帝毫无尊严,可就是因为他的地位高,现在想要篡位都得让他配合着演戏。
  徐庶只要愿意劝进,以曹丕好面子的性格肯定把他排在前列,昭告天下,
  等称帝之后,也自然会给徐庶多加一些闲职。
  汉军马上要大规模北伐,曹丕估计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把徐庶外放为官,
  最好的可能就是寻一个清贵官职把徐庶打安置。
  稳稳坐在朝中,徐庶更有挥自己本事的机会。
  “懿愿与元直互相守望,
  若是他日大汉兴复,还请元直在汉中王面前美言几句。”
  给自己留条后路是世家的一贯传统,
  别说司马懿,徐庶甚至感觉到夏侯家都在暗戳戳搞什么算计,准备给自己留点后路。
  徐庶对司马懿的话本来不应该有什么怀疑。
  可他下意识地感觉司马懿不会是如此肤浅的人物,
  毕竟,他可是曹丕一手提拔的股肱之臣,说不定还另有算计。
  甚至,上劝进表本就是他和曹丕联手给自己下了个套。
  哼,不管你们搞什么阴谋算计,
  有本事就尽管来吧!
  大战在即,曹丕的辞让工作也陡然加快了进度。
  紧锣密鼓地表演了十几天后,导演和演员都已经十分疲劳。
  延康元年的十月二十八,曹丕终于耐不住众人的苦苦哀求,勉为其难写下一个“可”字,非常不情愿地接受了这个来自大汉、已经有四百年传承的皇位。
  第二日,在上万人的注视下,他正式从受禅台上接过玉玺,在群臣的见证下正式登基承制,
  而自己父子拜了快三十年的天子也终于反过来拜在自己的脚下。
  这让曹丕激动之余,心中突然有了一股沉甸甸的感觉。
  “我今天终于知晓尧舜是怎么回事了……”
  这个很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皇帝喃喃地道。
  站在受禅台上朝下看,这密密麻麻拜倒的群臣,也不知哪个是真心欢喜,有哪个是暗藏杀机。
  但不管你们有什么心思,我曹丕已经接受大汉的法统,
&em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