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六章 没事找事(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周日下午,许秋、陈婉清和魏老师一同修改文章。

    关于文章作者排序、投稿期刊方面,魏老师并没有什么意见,都直接按照许秋的想法进行。

    文章要修改的地方也不多。

    晚饭前,文章顺利投出。

    不知不觉中,这已经是许秋他第四次投文章了。

    最开始是一篇aeLm,之后是和学姐共一的大分子,再后来是一篇am,现在又是一篇acsamI。

    其中,除了am是一区顶刊外,另外三个期刊的档次都差不多,二区吊车尾的样子。

    四个期刊都是wi1ey和acs旗下的期刊,没有Rsc和e1sevier旗下的。

    至于原因嘛,或多或少,还是受到了魏老师的影响,因为魏老师比较偏爱前两种的格式。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与acsamI同档次的,适合有机光伏领域的,Rsc旗下的期刊不好找。

    如果后面投的两篇文章都能够顺利接受的话,那么许秋就有一篇一区,两篇半二区,这才不到一年的时候,光看文章数量,他都够博士毕业了。

    当然,研究生想要提前毕业,还是非常困难的。

    先,要过学校这一关。

    基本的政策,博士正常毕业的话,要求是一篇一区就可以。

    想要提前一年毕业,需要两篇一区,想要提前两年毕业,需要三篇一区。

    在这种政策下,计划读三年的博士生,想提前两年毕业几乎不可能。

    因为只有一年的时间,要做实验,三篇一区,要上课,修十几分的学分,要写毕业论文,还要准备答辩,哪怕一天工作24个小时,时间都不够。

    对直博生来说,还有那么一点点可能,毕竟有五年时间,提前两年毕业,也还有三年。

    但三年想出三篇一区,同样是很困难的。

    毕竟一区的文章可不是那么好的,没有极高的创新性、优异的性能或是科研大佬背书,那是不可能表的。

    就算抛开做实验、写文章的时间不算,单单审稿、文章修改的时间都要两三个月,甚至三五个月。

    就算这一切条件都达到了,三年成功了三篇一区,学分修满,毕业论文完成,答辩准备充分。

    最后还要过导师这一关。

    而导师这一关,是最难过的。

    因为一个导师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优秀的人才,怎么可能说放手就放手。

    能让他多干一年,就能多出一年的文章。

    人在办公室坐,文章天上来,岂不爽哉?

    除非在进组之前,学生就和导师商议好,多少多少篇文章就能提前走人。

    但即使这样,导师口头承诺,也会有反悔的情况。

    综上所述,提前毕业,想想就行了,不太现实。

    除非那种牛出天际的人,那自然不能以常理度之。

    基本要隔个好几年,才会出一个这样的猛人。

    虽然提前毕业困难,但是延迟毕业却是非常容易。

    每年都有,而且比例还不少。

    运气好点,延毕半年,运气差点,延毕一年、两年的都是有的。

    ……

    许秋文章已经投出,下周组会也没什么东西可以汇报,不用准备组会ppT。

    开始划水。

    除了韩嘉莹外,实验室中其他人的资历都比他老,许秋也不好在他们忙的时候,找他们“玩”。

    于是,他走到学妹旁边,现她正在帮他做实验。

    许秋双手背后,一边点头,一边老气横秋道:

    “韩嘉莹同志,表现的不错,继续保持,好好干,组织不会亏待你的。”

    “师兄,你干嘛。”韩嘉莹白了他一眼,继续道:

    “闲的是吧,闲的就帮我一下,传两个干净的培养皿到手套箱里来。”

    “……”

    哎,这不是没事给自己找事么。

    许秋将干净的培养皿传递给学妹,然后果断开溜。

    他看了一圈实验室。

    其他人要么在认真做实验,要么在办公桌前码字、看文献,好像就他一个闲人啊。

    就连平常以划水著称的段云师兄,现在都在他的仪器前,忙碌着。

    许秋掐指一算,今天是周日,明天要开组会。

    那么一切就都解释的通了。

    正当许秋无聊的时候,魏老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